↑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①。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②、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③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④,置之秦州。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注释:①神勇之退卒也:神勇,禁军兵营名。退卒,逃兵。 ②利:同“痢”。 ③ 弭耳:犹贴耳。这里是形容动物变得驯服的样子。④自告者:自首的人。

1.下列句中 “以”与“以其子与人”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一战               B.扶苏数谏故

C.塞忠谏之路也           D.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逃到华山脚下,依然勇敢地向山的深处走去,吃光了饼就挖草的根摘树上的果子吃,吃得一天要病十次好十次,但是他依然坚持着,几个月之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

B.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但他不怕死,最后猛兽都服服帖帖地走了。

C.孟德后来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认为他是个有道之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把孟德安置在秦州。  

D.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他的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却见到了。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以其衣一刀十饼 易:         ②食其饼尽      既:     

③德道本末      具:         ④弱者侮        见: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视汝非恶人也。(2分)(2)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2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极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