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大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髄,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 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柯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手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鬲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掛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大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曰往而 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提一匕首/人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B.今提一匕首/人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D.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下”,古代上称下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为避免直呼“尔”“汝”。相同的例子还有 《鸿门宴》中“再拜献大王足下”。本文中“卿”也是尊称。

B.“臣”,古代除表示臣子外,还可用于表示谦虚的自称。本处表谦虚,译为“我”。《鸿门宴》中樊哙说“臣死且不避”的“臣”,本文中的“仆”都是谦称。

C.“邑”,指封邑、食邑,是古代君主对臣下的一种奖励。《沁园春•长沙》中“粪土当年万户侯”里的“万户”,就是指“食邑万户”。

D.“金”,古代是金属的通称,如传统文化中“五行,分“金木水火土”。也可用于指流通的货币。本文中的金在当时实际指的是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荆轲私见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的仇意;然后晓之以理,明言自己有办法,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C.太子丹在秦军压境之际,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直白地表明了对荆轲的不满。

D.文章运用对对比衬托手法来凸显人物特点,比如用太子丹的“恐惧”来表现荆轲的持重冷静,用秦武阳表现荆轲的“大勇”,用樊於期自刎表现荆轲的足智多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