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龚遂字少卿,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面刺王过,王至色变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宣帝即位,不久,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谓遂曰:“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  

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

数年,上遣使者征遂,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水衡典上林苑,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选自《汉书·循吏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B. 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C. 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D. 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2.下列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经,通晓经学之义,是汉代察举制中的重要科目,隋唐科举制度中也有明经科。

B. “髡”指髡刑,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汉前与笞、杖、徒、流构成五刑。

C. 御史,我国古代官名,主要行使监察职责,西汉时由御史中丞领导监察弹劾工作。

D. “末技”,文中指工商业,在中国封建历史中,与“末技”相对的“本”指农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龚遂忠厚刚毅,敢于进谏。在内能向行为举止不合正道的昌邑王刘贺进谏,在外敢于指责太傅与相,后来龚遂因曾多次向刘贺正言直谏得以免于一死。

B. 龚遂能力出众,颇受赏识。宣帝在丞相和御史推荐下召见了龚遂,龚遂分析盗贼四起的原因,并出谋划策,很受汉宣帝赞许,因此被任命为渤海太守。

C. 龚遂颇有谋略,平贼有方。赴任渤海太守后,没有采取武力镇压,而是撤除捕盗官吏,认定手持锄镰等农具的人是善良的百姓,最终平息了辖区内的盗贼。

D. 龚遂鼓励农桑,很有政绩。在平乱之后,亲自施行节俭以作表率,鼓励百姓致力于农桑,督促百姓到田野耕作,催促百姓收割,官吏和百姓都逐渐殷实富足。

4.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1)面刺王过,王至色变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2)水衡典上林苑,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