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冕传

[清]朱彝尊

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学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致。之,遂从性学,通《春秋》。

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读古兵法。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母。艮为江浙检校,冕往谒,履敝不完,足指践地。艮遗之草履一两,讽使就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迎其母至会稽,驾以白牛车,冕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皆讪笑,冕不顾也。所居倚土壁庋釜,执爨养母,教授弟子,以为常。

高邮申屠駧任绍兴理官,过钱塘,问交于王艮。艮曰:“里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合于俗,君欲与语,非就见不可。”駧至,即遣吏自通。冕曰:“吾不识申屠君。”谢不见。駧乃造其庐,执礼甚恭。冕始见之。

东游吴,北至燕。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翰林学士危素,冕不识也;居钟楼街,冕知之。一日,素骑过。冕,冕揖之坐,不问名姓,忽曰:“公非住钟楼街者耶?”曰:“然。”冕更不与语。素出,或问客为谁,笑曰:“此必危太朴也。吾尝诵其文,有诡气,今睹其人举止,亦然。”

冕善诗,通篆籀,始用花乳石刻私印,尤长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语含讽刺,人欲执之。冕觉,乃亟归。谓友曰:“黄河北流,天下且大乱矣。”携妻孥隐会稽之九里山,号煮石山农。

太祖既取婺州,遣胡大海攻绍兴。居人奔窜,冕不为动。兵执之,与俱见大海,大海延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太祖闻其名,授以谘议参军,而冕死矣。

朱彝尊曰:当元之季多逸民,冕其一也。自宋文宪《传》[注]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

(节选自《朱彝尊选集》)

(注)宋文宪,即明朝宋濂,著有《王冕传》。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安阳韩性异而致之  致:招引

B. 冕被古冠服随车后  被:穿戴

C. 素骑过冕       过:经过

D. 当元之季多逸民   季:末世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举”指进士科考试,文中泛指科举考试。进士科原为考试科目之一,明清以来,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

B. “拜其母”是古人的一种结交礼,表示结成通家之好。王艮把王冕带去拜见自己的母亲,表明他对王冕的赏识与器重。

C. “篆籀”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书体。具体而言,“籀”指大篆,“篆”一般由大篆简化而来。

D. “太祖”本是对先祖的称谓,后多用作开国帝王的庙号。从王冕的生活时代推断,“太祖”当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

②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

4.根据文章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