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不乏关于诗歌艺术的变论,归结起来有“推陈出新”、“翻陈出新”、“去陈出新”、“吐故纳新”、“标新立异”、“别树一帜”等。其中有内容求变的一面,也含有形式求变的急躁的一面。形式求变是显而易见的:早期的《诗经》、楚辞是以偶言(四言、六言)为主的杂言体,汉代发生了相当彻底的变革,四六言句式被纳入到赋体之中,而诗歌渐渐走上了奇言(五言、七言)的历程。经历唐朝鼎盛时期,诗歌渐趋式微,宋朝时兴词,元朝时兴曲,明清时兴小说,二十世纪之后自由体新诗占据了诗坛的绝对统治地位。变,本身未可厚非,顾炎武有一段极为精彩的变论:

“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变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摹仿之,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李杜之诗所以独高于唐人者,以其未尝不似,而未尝似也。知此者可以言诗也已矣。”

在关于内容需变的经典论述中,很难找到出其右者。可惜,顾炎武没有发现中国人所喜欢的变是改变诗歌的形式,而不是内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总结文体始盛终衰现象: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不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这段论述被许多学者视为经典,用以说明中国诗歌文体“始盛终衰”的原因。内容上无法超越前人,遂打起了改变体裁的主意,终究改变体裁要比改变内容容易得多。无疑这是“始盛终衰”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有求变的强烈欲望,不仅是诗歌,其他艺术形式也无不处于剧烈变易之中,而且很少出现“吃回头草”的现象,像苏东坡《前赤壁赋》那样脍炙人口的赋体散文,在苏东坡之后再也见不到了。此外跟诗歌紧密相连的“乐”也激烈地变动着。与《诗经》联系在一起的是雅乐,“诗三百”孔子都曾“弦歌之”。可见,那时诗歌与风、雅、颂进行了成功的合作,称之为“雅乐”是一种以部分代全体的习惯性归纳。楚辞则是与楚乐结合。汉魏六朝,清商乐取代了雅乐,产生了所谓的乐府诗,曹丕的“援琴鸣弦拨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燕歌行》)就是这种结合的生动写照……雅乐到唐代完全失传,清乐失传年代不详,但唐代盛行宴乐,可以判断,清商的寿命不会比雅乐长。现在,诗歌与音乐早已彻底分家了。

二十世纪初叶,新诗取代了旧体诗。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尖新峭别,自成一体,轰动一时,曾被视为新诗之代表作。“西湖一勺水,阅尽古来人”,然而郭诗仅仅“阅”了一代人,还没有“阅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神州大地曾掀起过全民写诗的热潮,诗歌变为随意的宣泄与解嘲。至“文革”,诗歌变为诸如“东风吹,战鼓擂,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之类干巴巴的口号,完全违背了“诗贵虚灵,不贵滞实”的基本原则。九十年代前后朦胧诗大行其道,乃是矫枉过正的产物。再往后就是一片喑哑了,诗坛应了龚自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谶语。

不妨横向看一看世界诸国。当年莎士比亚所使用的十四行诗至今仍是流行的诗体,美国惠特曼当年如何写诗,现代人还是那样写诗。日本的俳句、短歌丝毫未动,仍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玩物……在他们那里,诗歌形式几乎是永恒的,变换着的是诗歌内容。而在中国恰恰相反,内容不变,形式却走马灯似的变个没完。变到最后——诗歌彻底消失了。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日久生厌,就此思彼,弃良就莠,弃巧就拙,这一切都是几千年前种下的宿因所致。对于文化遗产,玩够了就扔掉——这是几千年来先人留下的积习,我们不得不被迫接受。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出其右者(___________)(2)四言敝而有楚辞(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

A.而在中国恰恰相反,内容不变,形式却走马灯似的变个没完。

B.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

C.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D.北海亭面馆的顾客,此时也像是突然都失踪了似的。

3.为什么作者认为“九十年代前后朦胧诗大行其道,乃是矫枉过正的产物”?

4.“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国画大师齐白石亦有“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之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其他事例,阐述其中的文艺理念。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