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好问,字舜徒,侍讲希哲子也。以荫补官。崇宁初,治党事,好问以元佑子弟坐废。后两监东岳庙。时蔡卞为帅,欲扳附善类,待好问特异。好问以礼自持,卞不得亲。

靖康元年,以荐召为左司谏。钦宗谕之曰:“卿元佑子孙,朕特用卿,令天下知朕意所向。”先是徽宗将内禅诏解党禁除新法尽复祖宗之故而蔡京党戚根据中外害其事莫肯行。好问言:“陛下宵衣旰食,有求治之意;发号施令,有求治之言。逮今半载,治效途邈,良由左右前后,不能推广德意,而陛下过于容养。臣恐淳厚之德,变为颓靡,且今不尽革京、贯等所为,大平无由可致。”钦宗乡纳。好问疏蔡京过恶,乞役海外,黜朋附之尤者以厉其余。每奏对,帝虽当食,辄使毕其说。

时金人既退,大臣不复顾虑,武备益弛。好问言:“金人得志,益轻中国,秋冬必倾国复来,御敌之备,当速讲求。今边事经画旬月,不见施设,臣僚奏请皆不行下,此臣所深惧也。”及边警急,大臣不知所出,遣使讲解。金人佯许而攻略自如,诸将以和议故,皆闭壁不出。好问言:“彼名和而实攻,朝廷不谋进兵遣将,何也?请亟集沧、滑、邢、相之戍,以遏奔冲,而列勤王之师于畿邑,以卫京城。”疏上不省。

金人陷真定,上下震骇,廷臣狐疑相顾,犹以和议为辞。好问率台属劾大臣畏懦误国,出好问知袁州。既而金人薄都城,进兵部尚书。都城失守,金人立张邦昌,以好问为事务官。邦昌入居都省,好问曰:“相公真欲立邪,抑姑塞敌意而徐为之图尔?”邦昌曰:“是何言也?”好问曰:“女真既去,能保如今日乎?大元帅在外,元佑皇太后在内,此殆天意,盍亟还政,可转祸为福。”以好问摄门下省。好问既系衔,仍行旧职。时百司文移,必去年号,独好问所行文书,称“靖康二年”。

高宗即位,太后遣好问奉手书诣行在所,高宗劳之曰:“宗庙获全,卿之力也。”除尚书右丞。除资政殿学士、知宣州、提举洞霄宫,以恩封东莱郡侯。避地,卒于桂州。

(选自《宋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是/徽宗将内禅/诏解党禁除/新法尽复祖宗之故/而蔡京党戚根据/中外害其事/莫肯行

B. 先是/徽宗将内禅/诏解党禁/除新法/尽复祖宗之故/而蔡京党戚根据/中外害其事/莫肯行

C. 先是/徽宗将内禅/诏解党禁/除新法/尽复祖宗之故/而蔡京党戚根据中外/害其事/莫肯行

D. 先是/徽宗将内禅/诏解党禁除/新法尽复祖宗之故/而蔡京党戚根据中外/害其事/莫肯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补,又可称为任子、门荫、恩荫、世赏,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的一种制度。

B. 元佑,宋哲宗年号。元祐年间由反对新政之旧党当政,故以此来代指旧党及其成员。

C. 内禅,禅让制的一种,其中传位给同姓继承人称“内禅”,禅位于外姓为“外禅”。

D. 行在所,也称行在。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或地方长官巡行所到之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吕好问不慕权贵。时蔡卞任主帅,想要攀附有德行的人士,但是吕好问以礼自持,蔡卞无法和他亲近

B. 吕好问耿介刚直。他不畏强权,上疏弹劾蔡京、童贯等奸人朋党;都城失守,在金人权力下,他坚持使用宋朝年号。

C. 吕好问忠毅勇敢。金兵撤退时、群臣放松警惕,他建议尽快严阵以待;边境告急时,大臣慌乱,他建议召集军队保卫京城。

D. 吕好问德高望重。他奏对之时,即使是吃饭时间,皇帝也会让他说完意见;他替太后写信,被皇帝慰劳,并称赞他保全宗庙的贡献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边事经画旬月,不见施设,臣僚奏请皆不行下,此臣所深惧也。

(2)“此殆天意,盍亟还政,可转祸为福。”以好问摄门下省。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