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正字清卿,清州人也。年十五,习吏事,迁尚书户部令史。至元八年,罢诸路转运司,立局考核逋欠,正掌其事。大都运司负课银五百四十七锭,逮系倪运使等四人征之,视本路岁入簿籍,实无所负,辞久不决。正察其冤,遍阅吏牍,得至元五年李介甫关领课银文契七纸,适合其数,验其字画,皆司库辛德柔所书也。正谦得其实,始白尚书捕鞫之,悉得课银。辛既伏辜,而四人得释,正由是知名。

十四年,会诸王昔里吉叛,至居庸关,守者告前有警急,使姑退,正曰:“职当进而弗往,后至者益怯矣。”驰出关,至上都。边将请黄白金符充战赏,主者告乏,中书檄工部造给之,后帝以为欺罔,欲诘治。正曰:“军赏贵速,先造符印而后禀命,岂不可乎!”帝释之。十五年,时阿合马当国,与江淮行省阿里伯、崔斌有隙,诬以盗官粮四十万,命刑部尚书李子忠,与正驰驿往按其事,狱弗县。阿合马复遣北京行省参加政事张澍等四人杂治之,竟置二人于死,正乃移疾还家。

十九年三月,阿合马败,火鲁霍孙为右丞相,复为左司员外郎,谒告归。九月,中书传旨捕正,与参政咱喜鲁丁等偕至帝前,问曰:“汝等皆党于阿合马,能无罪乎?”正曰:“臣未尝阿附,惟法是从耳。”会日暮,车驾还内,俱械系于阙东隙地。逾数日,奸党多伏诛,复械系正于拱卫司,火鲁霍孙曰:“上尝谓刘正衣白衣行炭穴十年,可谓廉洁者。”乃免归。

二十八年,湖南马宣慰庶子因争荫不得诬告其兄匿亡宋官金正知其诬罪之仍官其兄。济南张同知子求为两淮运使,正知其不称,弗与。张遂作飞语构其事,帝召正诘之,正辨折明,事遂释。大德元年,右丞忙兀突鲁迷失请征缅,正以为不可,俄俱被征,又极言其不可,不从,师果无功。

累乞致仕不许,延祐六年卒,后赠宣力赞治功臣、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赵国公,谥忠宣。

(节选自《元史·刘正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湖南马宣慰庶子/因争荫不得/诬告其兄/匿亡宋官金/正知其诬/罪之/仍官其兄/

B. 湖南马宣慰庶子/因争荫不得/诬告其兄匿亡宋官金/正知其诬/罪之/仍官其兄/

C. 湖南马宣慰庶子/因争荫不得/诬告其兄/匿亡宋官金/正知其诬罪之/仍官其兄/

D. 湖南马宣慰庶子/因争荫不得/诬告其兄匿亡宋官金/正知其诬罪之/仍官其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转运司,也称“转运使司”,均调一路租税以供国用。以转运使、副使主其事。

B. 移疾,也称“多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做官之人请求隐退的委婉之语。

C. 车驾,即马车。常用作天子的代称,与此词义相似的还有“御驾”“辇舆”等。

D. 柱国,古代官名,楚国始设,为最高武官。又指对国家极为重要的地域或人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正办案严谨,能力出众。在倪运使等四人被逮捕、案件久悬未决之时,刘正认真核查所有相关公文,最终使冤之人得释。

B. 刘正果敢勇毅,坚守职责。昔里吉叛乱时,他在居庸关面临险情,守关者劝他暂退以保证安全,他明确拒绝,出关到达上都。

C. 刘正不阿权责,廉洁自律。阿合马掌权,刘正未按其心意办案;刘正受牵连被捕,但火鲁霍孙认为他正直廉洁,最终放了他。

D. 刘正坚持原则,力陈己见。张同知儿子求官,刘正认为他不称职,没有答应。在征缅一事上,即使在皇帝面前,他也极力反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正廉得其实,始白尚书捕鞫之,悉得课银。

(2)张遂作飞语构其事,帝召正诘之,正辨折明,事遂释。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