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怜子如何不丈夫

——超级“奶爸”鲁迅的另一面

李晌

海婴,即上海出生的婴儿。

1929年9月27日,计划外的小生命一来到世间,鲁迅就投入了一生最温存细腻的爱,他认为孩子既然生了,就要尽心养育,自嘲为这孩子“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鲁迅对海婴的爱并不是嘴上说说笔下写写,他是身体力行的超级“奶爸”,他自己给海婴洗澡,不让护士代劳,自信有学医的经验,绝不用没有烧开杀菌的水。海婴生来体弱,鲁迅又格外上心,稍有风吹草动便要就医,日记中有上百次带海婴就医的记录。

婴儿前半夜睡足了,到午夜往往要醒来,为了让许广平能充分休息,每天夜里12点,鲁迅准时放下笔,上楼接替女佣,陪孩子玩,玩困了他也有办法哄睡,弯着双臂成摇篮,抱着海婴在房中来回走着,唱着他自编的歌谣。

从1932年9月鲁迅开始四处看房,最后看中了虹口公园东南部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

从搬进大陆新村到鲁迅逝世,海婴从三岁半长到七岁。孩子幼时,鲁迅悉心担负养育看护的责任;孩子大些,鲁迅又是贴心的朋友。童年时父亲的威权式教育给鲁迅留下心理阴影,其实同时代所有人大抵如此,只不过自己做了父亲之后还要重复威权,但鲁迅早就决心改变这一套逻辑。他在1919年就写了《我们怎样做父亲》,声明对孩子的爱“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另外两个关键词是“指导”和“解放”。海婴当面说:“我做起爸爸,还要好!这种爸爸,什么爸爸!”鲁迅哈哈大笑把这造反的话写信讲给朋友。

一楼的会客厅中有一台留声机,鲁迅原本不喜欢留声机这类嘈杂的洋玩意儿,因海婴看到日本邻居家有,闹着要,鲁迅专门买给他,先买来的没有邻居家的大,又和商店换了两次,直到海婴点头为止。留声机对面的玻璃柜里摆满了海婴的玩具。从前鲁迅除了书店不逛任何商店,有了海婴之后,去稍远的地方,他一定要到大公司的玩具摊上认真挑选。所以每次他出门久了再回来,海婴都要夺过包裹检查一下。有他的礼物便欢跃而去,要是鲁迅只买了自己的书,海婴就要失望了,鲁迅会诚恳道歉,答应下次一定买。

二楼是客房和鲁迅的卧室兼书房。书桌照例摆在窗前以获取最佳的采光,旁边是鲁迅晚年最常用的藤躺椅。书桌书架整齐如药房。他常对许广平说,东西的位置是不能变的,连许广平都不能随便借他的书看,唯独海婴有特赦权可乱翻乱看。海婴专门喜欢在爸爸工作时出其不意捣乱,抢笔抢书,即使最忙的时候,鲁迅也会停下笔敷衍几句,不会断然赶走。如今流行“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孩子”这样的格言,鲁迅在当时就有此觉悟。他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陪海婴玩,父子俩并排挤在躺椅上,或是海婴骑在爸爸身上,边吃零食边聊天。

书桌旁一张简单的铁架大床,上面挂着许广平绣制的白色床幔。鲁迅的床本来是更加高档宽阔的,有着西式的雕花木床头,据许广平说,那张床是上一户租客留下的。保姆许妈带着海婴睡觉,为了让他们睡得更舒适,鲁迅把大床搬进了三楼海婴的卧室。三楼卧室是整栋房子最好的房间,墙上挂着日本画家为刚出生的海婴画的睡姿肖像,还有鲁迅为他挑选的充满童趣的油画作品。那张雕花大床上还摆着当年的小枕头,上面绣着海婴的名字。

(摘自《报刊荟萃》2016010期)

(相关链接)

海婴把瞿秋白夫妇送的一套“积铁成象”玩具给拆了 ;把鲁迅给他买的留声机也给拆了……但鲁迅从来没有阻止过他,也没有因此而打骂过他,显然,鲁迅明白满足孩子好奇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海婴的叔叔周建人购了《儿童文库》和《少年文库》各一套给海婴。《儿童文库》内容较浅,许广平当即就让海婴看了;但《少年文库》内容较深,许广平担心海婴看不懂,就收藏起来,想等海婴长大一些再让他看。但海婴看完了《儿童文库》后,就向许广平吵着要看《少年文库》,许广平不肯给,海婴坚持要,争论的声音被鲁迅听到了,他便让许广平把《少年文库》拿出来给海婴看。鲁迅从来不过问海婴的阅读,不问他看了些什么,或是指定哪几篇,或是要求背诵哪几篇。……许广平也曾在回忆中提到过,她总结说 :“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海婴)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鲁迅在遗嘱中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海婴后来果然没有如父亲所担心的成为空头家,而成了一名优秀的无线电专家,这或许与鲁迅成功的家教方式不无关系吧。

(节选自《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作者:唐宝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鲁迅先生早年曾在日本学医,所以照顾起海婴来比一般人更加的小心细腻,譬如,如果水没有经过烧开杀菌,是不能直接给海婴使用的。

B. 鲁迅买来一台留声机只为讨好海婴,并且为了比邻居家的留声机还大,又和商店换了两次,直到海婴满意为止。这体现了鲁迅先生对海婴无原则的溺爱。

C. 为了不给孩子的童年留下心理阴影,鲁迅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民主的父亲,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儿子。因为他深刻地知道专制的封建家长会给一颗幼小的心灵带来怎样的伤害。

D. 鲁迅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陪海婴玩,有时父子俩并排挤在躺椅上,有时海婴甚至骑在爸爸身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这一举动生动的诠释了当时流行的格言“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E. 为了让海婴睡得更舒适,鲁迅不仅把整栋房子里最好的三楼卧室给海婴住,还把自己原本的西式雕花大床搬进了海婴的卧室。这有悖于“穷养儿子富养女”的古训。

2.请简要分析文中的划线句的作用。

3.自海婴降生,鲁迅先生就投入了一生最温存细腻的爱,请列举具体事件加以说明。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