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当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汲取现代以来各种文学流派、思潮、方法与观念的滋养,较之20世纪文学,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从手法更新上都已取得长足进步乃至超越。那么,为什么文学热门作品反倒少了呢?这意味着一定有某种文化格局和结构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从文学的内部、外部以及文学与生活之间的交互作用探讨此种现象的原因。

②从文学内部发展而言,新时期文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向内转”之后,逐渐形成一套“纯文学”话语,倡言文学的自律性和主体性。这本来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发展到极致,则出现三种较为突出的特征:专事注重技巧的形式主义,与公共性脱离的个人主义以及娱乐取向的消费主义,它们共同指向思想性和主体性价值的缺失。这无疑会导致对重大社会议题的忽视乃至无视,使一部分创作者日益走向半封闭的圈子,自然不可能产生广泛影响。

③具体到小说门类上,社会的急速变革极大冲击了虚构写作。人们的认知常常赶不上社会变革的速度,这种不同步让小说滞后于热点话题,其传播空间被迅速崛起的各类新兴媒体上时效性更强的“非虚构”所挤占。当然,小说不同于新闻写作,本可以借助总体性把握、深度思考和价值观念的创设赢得更为长效的结果,但遗憾的是,在快节奏变革和聚焦短期注意力的语境中,当下不少小说失去定力,没能发挥所长。

④小说创作、流通与接受的外部环境,无疑也在发生持续性裂变。以媒体而言,从口头文学形态的人际互动,到超越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书面印刷文学,再到全媒体时代全球范围内“全民写作”式的即时交互,传统认知中的“小说”在这种语境中只是人类抒情、达意、叙述、反思的诸多方式之一,不再处于审美艺术形式的中心地带,更多新型表述方式已经出现。

⑤从文学与生活的互动而言,现实社会生活无疑决定文学的形态。其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无疑是人,随着生产、传播和阅读样式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在交互语境中发生移形换位或者说互为主体,作者的权威在消失;读者的参与和介入,让文化消费的自由度和多样性得到彰显;读屏时代的到来,让具有反刍意味的沉潜涵泳的阅读方式转向快捷、直观、感受体验主导的阅读方式。当然,作为精神性产品,文学具有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们的文化观念、美学趣味、伦理道德和价值立场。但它持续受到来自轻阅读、消费娱乐性文化产品多方挤压,除非真正意义上叙述新的经验,发明新的形式或者说树立新的价值观,否则不可能从中胜出。

⑥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小说会消失。小说拥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像文学一样更多是个人化的劳动,这使得它能够更大程度上避免来自外部的侵扰,而集中于情感、精神和思想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否成为短时间内的热点话题已经不重要,历史上那些产生强大精神力量与思想价值的作品,其发挥影响往往是静水流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代文学中的小说创作已经汲取了现代以来各种文学流派、思潮、方法与观念的滋养,但是文学作品的减少,意味着有某种文化格局和结构发生变化。

B. 社会的快速变革以及“非虚构”写作内容对小说传播空间的挤占,使得当下很多小说的特长难以发挥。

C. 小说等文学作品在塑造人们的文化观念、美学趣味等方面收到当下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D. 小说在情感、精神和思想表达上有优势,或与其总体性把握、深度思考、价值观念的创设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在肯定当代文学的进步的基础上提出话题,接着提出可以从内部、外部及文学与生活三个方面探寻热门文学作品减少的原因。

B. 文章通过介绍20世纪80年代“纯文学”和新媒体时代小说的发展,论证了文学自身会影响文学发展的观点。

C. 文章第四段对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了小说创作、流通与接受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D. 文章最后表明观点,尽管有种种因素影响热门文学的产生,但好作品还是会静水深流地发挥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不少小说没能发挥自身特长,小说没有赢得长效结果,促使“非虚构”写作不断壮大。

B. 只有叙述新的经验,发明新的形式,树立新的价值观,才能够使小说抵御其他文化产品的挤压。

C. 度屏时代,人们喜欢快捷、直观、感受体验主导的阅读方式,所以文学已经很难再影响人了。

D. 文学是个人化劳动较强的艺术,只要能“静水深流”地起作用,成不成短时间内的热门已经不重要。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