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京剧、昆曲,都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瑰宝,有“国粹”之称。但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京昆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却出现了危机,社会文化生态的急剧动荡和变革,特别是新生的艺术欣赏形式,使京剧和昆曲都面临着观众流失的危机。这是大陆和台湾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而由台北新剧团带来的“新老戏”,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多的启发。

包括京剧、昆曲在内的各种传统戏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它们讲究的是慢生活之下对艺术表演的“细嚼慢咽”,也由此形成了戏曲独有的欣赏路径。一些传统剧目,故事情节很简单,观众也已耳熟能详,但仍然能够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观众要欣赏的已经不是故事,而是演员的一段唱腔、一个招式,甚至是他们的一颦一笑。而当社会运行的节奏快了起来,人们已经无暇欣赏这种慢悠悠的艺术表演,而是更喜欢坐在电视机前“快进”。“新老戏”的创新,在保持传统戏的精彩部分的同时,大胆地糅合进其他艺术剧种的表演手段,给观众以新鲜感,这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突破和创新。

目前,大陆各级政府对保护传统戏曲都很重视,甚至对剧团提供财政支持,鼓励剧团送戏下乡,为剧团创造新的市场。但是,这种送戏下乡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传统的农业社会的迁就,它把戏曲观众简单地理解为文化层次比较低的层次,忽视了即使是农村地区,在几十年来社会急剧变革的冲击下,艺术欣赏的路径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这种送戏下乡从丰富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要想通过此举挽救衰退中的戏曲,却很难达到目的。因此,时代变化了,艺术正在产生新的品种,而一些老旧的品种如果不能追随这种时代变化与时俱进,终将会被遗忘。

当然,对传统戏曲进行创新、改造,并不是胡来一气,而是要遵守艺术规律,不能损害传统艺术的基本元素。在这一点上,“新老戏”的倡导者李宝春说得很清楚,如果不把握传统戏曲的程式,不让会看戏和要看戏的人看过瘾,不把精华把握住,等于失掉了根本,所以,我们的“老”是传统的精华,“新”则是经过新的包装。其实,大陆的戏曲改革也有过老戏翻新的实践,有的甚至以地方戏曲来演绎外国名剧,但大都只是昙花一现,未能保持下去。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像李宝春那样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只是图个新鲜,更重要的是有的创新违背了艺术规律,动摇了戏曲的根基,得不到观众的认可。遗憾的是,有关方面对这种创新未能进行认真的总结,终使其成为过眼烟云。

1.请结合材料,解释“新老戏”的含义。

2.依据材料,概述京昆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为什么会出现危机。

3.作者认为能为古老的戏曲艺术留住观众的做法有哪些?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