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利用人体固有生理特征(如指纹、声纹、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进行个人身份鉴定。人脸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有准确率高、非接触、速度快等特点,在许多国家的政府、军队、商务、安防、娱乐等领域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②当前,对于人脸数据的违规采集、泄露、窃取以及非法交易和利用等问题是人脸识别技术和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风险。人脸识别系统极易受到各类仿冒攻击,常见手段包括盗用合法用户人脸的照片、视频及三维面具等。攻击者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人脸动效技术,将自拍照由静态改为动态,完成刷脸登录需要的眨眼、张嘴等动作。人脸数据泄露的三种主要途径有:互联网公司的不当采集,用户上传与分享,人脸数据库被攻击和窃取。当今世界,数据泄露案件频发。2018年,美国某社交平台多达5000万用户的个人照片、视频等隐私信息被泄露。人脸数据也是致命武器研制的基础与核心,将人脸识别和机器人控制等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制造自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种技术,一旦被运用于未来战场或被恐怖分子利用,后果将异常严重。因此,加强人脸识别技术的监管、规范势在必行。

③保护好我国人脸的数据和模型,完善生物识别相关法律法规。一要建立生物特征信息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制度,保障人脸数据的安全、规范使用。既能约束从业厂商、数据运营方,做好隐私保护工作,又能取得公众理解和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升级,获得共赢。二要加快制定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个人信息控制权、遗忘权等信息权利,健全个人对信息权利的投诉和救济机制。三是落实生物特征数据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主体责任,厘清大数据下政府、企业及个人的数据权责问题,规范数据市场法治秩序。

④安防领域规范人脸模型训练和流转,建立人脸大数据中心。在技术上,公安系统建立人脸大数据中心,在物理隔绝的专网内存储人脸数据。在法律和行业规范上,规定并区分数据和模型流转的法律关系:数据和模型的流转必须有详细、有区别的法律手续背书;对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模型,不能改变数据属主对模型的拥有关系。

⑤人脸识别在重要领域的应用要慎重,建立多因子识别管理体系。虽然生物识别的准确性等问题会随着技术进步逐步获得改善,但生物识别身份却存在难以克服的安全风险,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对于生物识别产品来说,即使检测准确度达到99,99%,—旦大规模应用,给人身财产利益带来的损失也将十分巨大。采用多因子识别管理体系,与其他身份识别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科学性。

(摘编自周进、杜彦辉《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风险与防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主要利用指纹、声纹、虹膜、笔迹、步态等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属于生物识别技术。

B. 具有准确率高、非接触、速度快等特点的生物识别技术,在许多国家诸多领域推广应用。

C. 攻击者盗用照片视频,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人脸动效技术,可以刷脸完成登录。

D. 约束从业厂商、数据运营方,取得公众理解支持,就要建立生物特征相关的管理机构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说明当今世界范围内存在人脸数据被泄露、失窃的安全风险。

B. 第四段从法律手续背书和拥有关系两方面入手,论证了数据和模型流转的法律关系。

C. 文章运用因果论证表明,正因为人脸识别存在风险,所以亟需对其加强监管和规范。

D. 文章从三大方面论述了需要通过技术和立法等多种手段来应对人脸数据泄露的风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脸识别技术在重要领域中的合理应用,与相关技术的完善和法制的健全密不可分。

B.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表明,现今被推广应用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C. 保护好本种族人脸的数据和模型,是限制敌方研制出针对本种族的致命武器的关键。

D. 结合其他身份识别手段的多因子识别管理体系,能克服生物识别身份中的安全风险。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