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还有一个很特别的雅号——“李三瘦”。 这个雅号不同于其他古代诗人、词人的雅称,它不是出自古代诗话词话、文人笔记,而是源于已故现代知名文学研究专家博庚生的命名。所谓“三瘦”是说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为词坛留下了三个含“瘦”字的传诵千古的名句。

第一个含“瘦”字的名句:“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女词人突破常规,把通常形容人或动物的“肥”“瘦”移用到花草上,写出了她爱花的情趣、惜花的情感、叹花的情态:语新意隽。李清照擅长寻常言语谱新声,赢得了历代文人的褒扬、赞赏。南宋文学家胡仔赞叹:“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绿肥红瘦’,此语甚新。”清代词学家黄蓼园说:“‘绿肥红瘦’一句,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词中之圣。”黄蓼因所言极是,深晓其中之妙。

第二个含“瘦”字的名句:“新来瘦, 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诗忌直资曲,词人不直接说“新来瘦”的缘由,而是以否定的句式来作暗示,让读者思后才有所得,含蓄蕴藉。清代文人陈廷焯评论道:“‘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这精到点评直指“新来瘦”的妙绝之处,便于我们细细咀嚼。

第三个含“瘦”字的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黄花瘦” 的“瘦”字,与首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愁”字相呼应,以花喻人,物我交融。这样营造了一个凄清孤寂的怀人情境,勾画出一幅佳人兴叹、怜花自怜的画面:意境极美,意在言外,含蓄不露。据说,李清照写好重阳《醉花阴》后,寄给丈夫赵明诚,赵“叹赏”,自叹不如, 而内心又想胜她。于是闭门谢客,艰苦构思填《醉花阴》词五十阕,把妻子词作混在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赏鉴。陆品味再三后说:“只三句绝佳”,“……人比黄花瘦”三句。故事未必实有其事,但那三句绝佳确是事实。

李清照“三瘦”词句一写伤春的心绪,一抒离别的哀怨,一描独处的孤寂。它们从不同角度书写“幽愁”,用语新颖;给人异乎寻常的审美体验,因而名传千古。傅庚生先生认为易安擅用“瘦”字,因此效仿张先取名“三影”之法,称李清照为“李三瘦”。

李清照用“瘦”字入词的还有《多丽·小楼寒》中的“渐秋阑、雪清玉瘦”,赏梅词《殢人娇》的“玉瘦香浓”等。这些词里的“瘦”字用得也很精彩,可以一并欣赏。

总之,易安居士笔下的“瘦”辞句,质朴淡雅、婉美灵秀,各尽其妙。是朴字见色、平中见奇的典范。李清照为后来者如何炼字作了极好的示范。不细细玩味,岂不辜负了铸词高手的匠心独具?

(摘自朱永芳《李清照缘何叫“李三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词因把爱花情趣、惜花情感、叹花情态表现了出来,而获文学家胡仔褒扬。

B.作者也认为“绿肥红瘦”一句虽短小却也藏无数曲折,虽无限凄婉却也妙在含蓄。

C.“新来瘦”三句直接陈述“瘦因”,具体指出“瘦”无关“病酒”也无关“悲秋”。

D.赵明诚与妻赛诗虽未必真有其事,但陆德夫认为“人比黄花瘦”绝佳却实有其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用大量篇幅主要论述了李清照雅号为“李三瘦”的原因。

B.文章多处使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条理清晰地展现了李清照“三瘦”词句的绝妙之处。

C.文章论证了李清照“三瘦”词句所以名传千古,是因为它们都给人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

D.文章从语言、表现手法、意境等方面分析李清照“三瘦”词句,事例丰富,颇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李清照三“瘦”词句的评点,可以成为我们判断其词作含蓄婉约风格特征的佐证。

B.雅号途径来源比较广泛,古人的诗话词话、文人笔记甚或近人评价都可成为雅号的出处。

C.宋词人张先有雅号为“三影”,这应与其诗词常用“影”字且有“影”字佳句有所关联。

D.品味李清照诗词,一定要从其用字之处细细品玩,否则就事负了诗人的番匠 心妙用。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