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怀念艾青

陈明仙

艾青同志1996年5月5日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三年了。但我一直觉得,他并没有走远。

最初接触到他的诗歌,是在我的学生时代,他的诗一读就让人爱不释手。但我真正有机会面对面地接触他本人,还是在1978年,我们共同参加对外友好协会的代表团,访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地利、意大利,为期一个半月。艾青大我20岁,我们结成了忘年交。

慕尼黑与绥靖主义颇有历史渊源。艾青把它比喻为巴伐利亚啤酒店的主妇,身体健康而有风的,但名声不好——她曾经和一个纵火犯鬼混,还有一个带伞的英国人,还有一个窄额头的法国人。三个人一起喝啤酒,一起把邻居出卖了。接下来整个欧罗巴升起了熊熊大火。连自己也卷到了火里。他说,现在的慕尼黑已经是第二代,她比母亲更美丽,也更殷勤,但愿她不再和魔鬼交朋友——“慕尼黑协议”这段绥靖主义臭名昭著的历史,就这样被艾青的几句话讲得又清楚又生动,举重若轻。

意中友协的秘书长祖凯蒂来机场欢迎我们时,手中拿着一个硬纸板,上面写了艾青的一首诗,其中的两句是:“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联系,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

我们在威尼斯只停留一天一夜。整个白天的日程被各种会见和会议塞得满满当当的,只能在晚饭后“秉烛夜游”。

在桥边漫步时,我看到艾青和团里几个人和一群意大利年轻人在聊着什么,其中有一位留学中国的留学生马尔科在向我们的诗人讲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这样的巧合也太有诗意了一一想想看:在朦胧的月光下,有一位中国的著名诗人,听人讲另一位著名诗人的作品,故事的背景就在他们所在的城市,甚至就在桥边。这一幕至今想来还令人陶醉。

威尼斯除了以水城闻名,玻璃饰品也享誉世界。艾青在诗里写了:“威尼斯一一玻璃做的热带鱼,彩色而透明。它比珠贝更璀璨,它是大海皇后的冠冕。

罗马最古老,是西方文化的老祖宗——不是说言必称希腊罗马嘛?!就因为罗马最古老,也就显得有些老旧。爱说真话的诗人艾青当着祖凯蒂的面说,“罗马好久没粉刷了吧!”

意大利人民对我们非常热情。他们聚会欢迎中国代表团到访,大家合唱、对唱意大利民歌,然后又开始跳舞。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蹦迪,这种热情的自由的舞蹈,我们既不会,也很拘谨,没人敢进去跳。结果又只有艾青进去与他们共同跳起来。艾青的步伐并不优美,甚至有些笨拙,但他的热情受到人们的欢迎,他很快与大伙融合到了一起。

意大利人民的热情影响着艾青,他对罗马的印象也改变了。在欢迎会上,他用散文诗般的语言说,罗马在歌唱,罗马在燃烧,罗马还会有第二次文艺复兴。他从头一天广场上大家的民歌演唱中、舞中,体会到民众中间真正的艺术。所以他说对意大利充满了信心。

当然,对一个国家的评价,还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凭一时的热情。所以后来看到艾青关于罗马的诗,最后白纸黑字写下来的是比较冷静的标题:“罗马在沉思”。

这也许和参访罗马大斗技场有关。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斗技场。想当年,举行斗技的日子比赶庙会还热闹。古罗马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来看人和人、人和兽的搏斗。他们从流血游戏中得到快感,在角斗士挣扎时发出笑声。別人越痛苦,他们越高兴。谁知道有多少奴隶在这里丧失生命。

艾青将斗技场的悲剧与现今的世界联系起来,他说:“说起来多少有些荒唐——在当今的世界上,依然有人保留了奴隶主的思想,他们把全人类都看作奴役的对象,整个地球是一个最大的斗技场。

1984年,艾青给我写了一幅字。他一般都不给人写条幅,因为他是纯粹的白话诗人,被割裂出来的诗句很容易显得平淡,不像用古典诗词写条幅,凭着形式上的平仄、对仗、押韵等要求,在外观上就占了便宜。

我家的墙上至今仍挂着他题写的这个横幅——“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看到它就像得到了鼓励,不要懈怠,要敢于逆流而上。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挚热烈的艾青,本文让我们看到了诗人艾青还有风趣幽默、自然随性的一面。

B.艾青对慕尼黑不光彩的历史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批评,对它的现在和未来寄以美好祝愿;而对威尼斯,艾青不吝赞美之词。

C.外国友人在机场用艾青的诗欢迎中国代表团,侧面反映外国友人对艾青诗歌的欣赏,也寓意艾青像桥一样增进了国际友谊。

D.本文朴实无华,不事雕饰,用白描手法刻画艾青的动作和神态,并巧妙引用艾青的诗歌和语言,使艾青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根据本文所述,艾青对罗马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这种变化中,我们看到了艾青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请简要说明。

3.艾青已经逝世二十三年了,文中为什么说“但我一直觉得,他并没有走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