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0世纪20年代初,中外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发展探索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年3、4月,陈望道在家乡浙江义乌开始从英日文本翻译本书。据陈本人回忆: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第一版印千把本,奉送,有很多地方翻印”。同年9月再版。一些想买得本书的人,还多方打听“社会主义研究社”的社址。沈玄庐回忆说:“因为问的人多,没工夫——回信”,所以他就借《民国日报·觉悟》,作一个总的答复

1936年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的指引。”

材料二:自欧战以后,俄国人自己推翻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的国家变成新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又生出一个更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成功不过六年,他们在这六年之中,改组内部,把从前用武力的旧政策,改成用和平的新政策。这种新政策,不但是没有侵略各国的野心,并且抑强扶弱,主持公道,于是世界各国又来怕俄国。现在各国怕俄国的心理,比从前还要利害,因为那种和平新政策,不但是打破俄国的帝国主义,并且是打破世界的帝国主义。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演讲录

材料三:在《论粮食税》中,列宁认为,在宗法式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结构中,占优势并对社会主义形成威胁的是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这种情况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以实行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国家资本主义为重要途径。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1920年夏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客观因素。

(2)指出材料二中孙中山演讲的主要用意,并分析为何此时孙中山的思想会有此转变?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列宁在工业领域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新经济政策实质。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