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入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过渡时期,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个体农业,主要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重点发展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定“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之后,安徽实行“分地到组,以产记工,统一分配”,四川实行“包产到组和以产定工、超额奖励”,云南元谋推广“四定一奖”的包产到组责任制;1979年,中央肯定了包工包产到组的做法。1978年底,安徽省的小岗生产队偷偷搞起包干到户,多地也很快效仿。安徽实行“确定承包产量,以产计工,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包产到户;1980年,中央明确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从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发展。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四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土地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农村尝试了哪几种形式的改革?

(4)综上,你有何认识?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