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020原创:俭朴、传统美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训俭示康①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②科名,闻喜宴③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④’;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⑤。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⑥、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⑦,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康:司马康,司马光之子。②忝:辱,谦语,意思是自己列名在内,使同列人受辱。③闻喜宴:唐制,进士中榜后,醵钱宴乐于曲江亭子,称曲江宴,亦称闻喜宴。后来闻喜宴就成为了皇帝赐予新科进士宴会的代称,参加者要簪花(把花插在帽檐上),这是特殊的荣耀。④与其不逊也宁固: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意思是说,奢侈就显得骄纵,节俭就显得简陋寒酸。与其骄纵不逊,宁可简陋寒酸。⑤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当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农夫穿丝织品做的鞋。⑥醢(hǎi):肉酱。⑦量月营聚:用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聚会的东西。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吾性不喜华靡靡:          (2)以约失之者鲜矣鲜:

(3)而耻恶衣恶食者耻:         (4)人争非之,以为鄙吝鄙:

2.下列与例句加着重号的词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A.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C.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D.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2)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4.选文第一段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