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屋檐

凌鹰

其实,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我是很讨厌这种带屋檐的房子的,我觉得它们太土气,土气得就像我常年穿在身上的那些粗布衣裳和母亲给我做的布鞋。如果说那带屋檐的房子是一只只振翅欲飞的鸟,它们在我眼里也只是一只只灰不溜秋的麻雀。我那时特别渴望看到楼房,就像特别渴望看到孔雀和凤凰一样。

我现在也并不后悔我曾经那样讨厌过我的那些带屋檐的乡村瓦屋,我觉得我当时的想法真实而又可爱。我觉得我没有任何理由去否定我那远逝的任何一种激情和向往。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喜欢沿着墙根行走,这可能是我在我的乡村形成的一种习惯。我那时虽然很讨厌那些像麻雀一样的乡村瓦屋,但我满村庄游走的时候,却喜欢沿着一座座房子的屋檐走过,从这座房子的屋檐绕到那座房子的屋檐下去。下雨的时候,即使我将整个村庄游走了一遍,我的身上也不会被雨水打湿,这是我在当时承认的乡下瓦屋惟一的好处。

当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走在城市的墙根下的时候,我所看到的只有两种景象,一种是沿街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店铺,另一种就是一截又一截华丽而又冷硬的城墙,我几乎看不到一片瓦也看不到一个屋檐。

《说文解字》对“檐”的解释是“房顶向外伸出的边沿”。可是,我们放目城市的楼宇,几乎已经找不到这种从房顶向外伸出一截边沿的房子了。很显然,这样的房子只属于乡村和遥远的朝代的城镇了。其实,对于城市来说,只有这样没有屋檐的房子才更像城市,才更有城市的现代气象。这就像一座村庄如果全是一栋栋连屋檐都没有的楼房,看起来就很不像乡村一样。

说得更客观一点,我们渴望屋檐,都是因为我们一直就在行走中,一直就在路上,是因为我们一直就没找到和一时还没找到自己的归宿。这样,我们就随时都会遇上一阵暴雨,随时都有可能要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风躲雨,这就形成了我们对屋檐的强烈渴望和对没有屋檐的城市的惊慌与惶恐。其实,真正的城里人是不需要屋檐的,他们如果有屋檐情结他们就不是地道的城里人了。所以,很多原本是乡下来的人在城市呆久了,习惯了,也会在经意或不经意之中流露出对屋檐的厌恶和不屑,好像不具备这种心理元素,他们随时就会被真正的城里人看出他们乡下人的本色来一样。

然而,有趣的是,这些厌恶屋檐的城里人和“后城里人”却又偏偏要选定某个节假日去一些古镇古村看那些有屋檐的老街和老村。

曾听一位朋友发过这么一种感叹。他说,我总觉得,城市房子的屋檐那种最早用来栖身用来遮风挡雨的概念已逐渐淡去,房子的屋檐下所承载的温情,正在被令人眼花缭乱的奢华一点一点地消解着。

我不知道朋友的这种感觉是否准确,但他的话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我坐在乡村老屋看着屋檐下的雨水迷蒙了我的乡村的那番景象。

后来,我就开始了近乎荒诞的胡思乱想,就觉得城市的楼宇给我的感觉更像一个个矫情的女子。她们穿着款式最流行的华丽衣裳,她们的身上挂满了华光四溢的饰品,她们的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她们的嘴唇描着鲜艳的口红,她们的眼睛上点染着像星星一样泛着荧光的眼影。她们就这样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地站在一座座城市里,显得特别的雍容华贵,令人想入非非,可是,她们惟一缺欠的,却是乡下女子的那种温润慈善与单纯婉约。

然而,我们更多的人却并不愿意去守候那样一位乡村女子,我们都想远离她,都想来到城市,都想跟贵妇人一样的城市眉来眼去打情骂俏,可这样的女子又总是在极力拒绝我们。因此我们只能在她们不屑一顾的目光下自作多情诚惶诚恐地行走和奔跑。至于那个乡下女子,当我们远离她之后,当我们在城市经历了太多的风吹雨打之后,我们才会蓦然想起她来,然后才觉得她是那么的温甜可爱,然后就总想回去看看她,却又一直以种种由我们强加给自己的理由拖延下来迟迟没有回去。然后我们就只好把她装进心里,将她当做我们内心的一道屋檐,为我们的心灵遮风挡雨

(选自2005年第5期《美文》,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屋檐”既指实体房屋的房顶向外伸出的边沿,又指能给人心灵依靠与慰藉的乡土温情;它贯穿全文,把城市楼宇与乡村房子、把城乡的不同生活感受有机串联,是全文线索。

B.朋友感叹“屋檐下所承载的温情,正在被令人眼花缭乱的奢华一点一点地消解着”,作者有同感,这可从听到这话“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屋檐下的雨水迷蒙了我的乡村的那番景象”看出。

C.对城市女子,文中运用排比手法从衣着、服饰、装扮等方面加以描绘,表现她的雍容华贵;又用对比手法表现她缺少乡村女子的温润慈善与单纯婉约。城市楼宇用这样的城市女子来比喻,表达了内心感受。

D.城市生活所遭受的冷漠、辛苦、缺少尊严,这可分别从“沿街令人眼花缭乱的店铺”、“一直在行走中”“一直就没找到或一时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在“不屑一顾的目光下”看出。

2.文章画线句表达了“屋檐在心里”的意思,这在文中体现在哪里?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3.运用对比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运用这一手法,本文表现了怎样的矛盾情绪?请结合文本有关内容简要说明。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