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德经》里的‘道’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其实是一个‘源代码’,按老子的理解,应该就是指天地,指时空”,知名学者余世存日前在解读自己的作品《老子传》时作出上述表示。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道德经》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然而对于这部经典的解读一直以来却颇多分歧,任继愈先生认为,《道德经》是写给弱者的哲学慰藉,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老子写给掌权者、君王和政治家的一部经典。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有人说,四分之一部《道德经》就可以治天下。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究竟是写给弱者的“心灵鸡汤”,还是治国、修身的天之大道?

正统的老子的传记,就是司马迁寥寥一些字,很少。司马迁也没有拿出来单独作传,把他写得神龙不见首尾。要拼凑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只能在有限的史料里找一坐我们觉得可信的东西。余世存的《老子传》,用老子的生平,立体地阐述了《道德经》,以第一、第三人称混合形式叙述老子的人生心路,还原历史,将老子的一生串成一个完整的人生历程。关于老子与孔子、苌弘、常枞、秦佚、杨朱、周王室的关系,作者交待得合理而平常,通过讲述老子的爱情、友谊、教育、仕途人生等,探寻了《道德经》思想的源起。《老子传》中力求以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老子,希望以它来拉近现代读者与这位历史人物的距离,更帮助读者消除与《道德经》这样的经典作品之间的时差。他认为不是老子故意要给后人一个迷魂罩,就像我们今天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一样,也会想一些名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这种虚构其实包含了我们对人生、对社会一些很真实的看法。从老子的故事中,可以看得出他对人世的一种观念,甚至可以看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态度确实不如孔子那么积极。

对于《道德经》中的大众熟知然而又对其意义争论颇多的“道”,余世存认为,“我觉得其实就是一个源代码。人在社会上生活,要找到人生的源代码,这个源代码有可能是上世,有可能是佛陀,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感到最亲切的还是‘道’,它讲的是天地人之间的一些规律。”

他指出,“我们当代人很多话,可以用《道德经》去配。比如一些网友就发现原来海子写的那句话‘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其实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过:‘其行越远,其知弥少’,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因而《道德经》是一部非常值得时常翻阅的经典。”

(摘编自余世存《老子所说的“道”应该是个“源代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足

A. 余世存认为《道德经》里的“道”是一个“源代码”,按老子的理解应该是天地、时空。

B. 《道德经》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的影响深刻,是治国修身的天之大道。

C. 《老子传》串起老子完整的人生历程,通过讲述老子,探寻《道德经》思想的源起。

D. 大众对《道德经》的“道虽然争论颇多,但它还是一部非常值得时常翻阅的经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评价《道德经》诸多方面的影响入手展开具体论述。

B. 源代码原指可读的计算机语言指令,借它来解释《道德经》中的“道”,比喻新颖。

C. 对《道德经》这部经典的解读历来颇多分歧,文章论述时,主要运用了类比论证。

D. 文末引用海子之言,旨在证明当代人的很多话可在《道德经》里找到相应的句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把老子写得神龙不见首尾,证明老子的神秘莫测,司马迁对他也知之甚少。

B. 余世存以现代人的视角解读经典,能帮助今天的读者消除与经典作品之间的时差。

C. 老子对现实社会的态度虽不如孔子那么积极,但后世推崇道家学说的也不乏其人。

D. 如果找到了人生的源代码,就找到我们理解《道德经》中“道”的一条有效途径。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