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菊花做伴

①霜降是一声季节的号角。这时节,衰草枯黄,百花凋零。即便这江南之地,亦是万木萧萧,俱呈瑟瑟之态。上至文人案头“清供”,下至田陌山野的各等菊类,却闻秋声而起,陡然举起千万面各色旗帜,一扫百花开尽后的萧索和寂寥。

②世人多爱菊,也许是源于陶渊明为之赋予了隐士的灵性。菊,已然成为隐逸幽静的田园生活象征。现实社会拼斗的人们,哪一个的内心深处没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菊园呢?

③菊花不止飘逸脱尘,更具有“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高洁品格。寒露成霜,却无损菊之清枝。它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给予这个寒秋一点温暖与妩媚。看到一枝菊花,每一颗心也柔软了几分。

④儿时的家园,有个不小的院子。喜爱草木的母亲,把个小园伺弄得如同花圃。除了一畦畦的菜地,盆盆钵钵里种植的四时花卉,沿着墙的四周也遍种着草本花卉。墙外临街的是可以从春开到夏末的“扫帚梅”,墙内就是野菊了。这些野菊都是经年的老根,每年春天,都会生发出新枝嫩叶,给菜地浇水时,也给它们泼洒些。然后由春到夏,经夏入秋,它们就葱葱茏茏地长着。

⑤小孩子们火气大,到了炎夏,身上常常会长小疖子,红肿疼痛。一般都是到医院贴一种黑黑的膏药,叫“拔毒膏”。严重的还要吃消炎药。唯独我,从不因此去医院。逢到长了痈疮疙瘩,母亲常常捋两把新鲜的菊叶,捣成糊糊,敷在患处,包上纱布,干了再换。清凉凉的感受,不疼不痒,没几次就好了。也常有邻居来为孩子讨要,妈妈总是任其自取。

⑥等到秋寒花开时,窗台上的大菊尚在含苞,墙边的野菊却早早地盛开了。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纯正如精金美玉,清冽的芳香洋溢在小院里。这一阵子,母亲给我梳好头发,总要顺手折一两朵,插在我的丫鬟髻上,就觉得美美的。

⑦这样的时节,极少在院子里停留的父亲,常常在晚饭后,泡上一壶茶,坐在葡萄架下,看我和母亲采菊花。

⑧母亲带着我把开盛的小小菊朵细心地采下来,放在大匾上,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晒好的菊花有两个用途。第一个是泡茶,煮菊花汤。前者是雅事,可和茶一起,父亲享用多。母亲也会用几片山楂干和菊花泡水给我喝,这个菊茶清热明目,清香中带着点酸甜,我极是爱喝。这怕也是我到今日依旧喜欢调弄各种花茶的缘故吧。

⑨干菊花的另一个用途就是装“菊花枕”。我从小喝羊奶长大,体内火大。母亲在我的日常起居中处处注意。这菊花枕就是我的专用,那淡淡的菊香染香了童年的一个个夜晚,一个个美梦。

⑩朴实的野菊,它不起眼的外貌下,虽也蕴含着清冷高洁的寒秋气息,却并不孤傲,而是朴实地进入朴素的生活。

⑪阳台上也有一盆野菊。深秋之际,盘桓花前,或品茗把盏,或吟哦辞章,偶尔生出几许雅兴,牵惹出缕缕念旧之情,正所谓“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

(文/王 霞)

1.结合全文内容,补全“我”与菊花之间的故事。

母亲用野菊花叶子给“我治疗痈疮疙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看我和母亲采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枕伴我童年的每一个夜晚

2.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文中第③段“看到一枝菊花,每一颗心也柔软了几分”中“柔软”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纯正如精金美玉,清冽的芳香洋溢在小院里。

4.通读全文,概括本文所表达的主旨。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