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观察示意图,用史实和史料培养史感。

(1)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深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不断调整。资本主义经历了三步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前两个发展阶段的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列举两列与资产阶级统治扩大与加强相关联的事件。

所谓“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  有人说,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2)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从内容方面来看,英美法颁布的法律文献的相同点是什么?法国的新政治制度形式确立于何时?

材料三  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在20世纪30年代,“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后来随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

(3)美国20世纪30年代“看的见的手”指什么?通过分析二战后美日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指出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群雄竞起反映了大国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所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科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四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4)中国和苏联姓“社”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中国在改革开发过程中遭遇的特区姓“社”姓“资”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有何意义?

所谓“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材料中的“暂时退却”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共同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结合所学,我们应该从中苏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