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885年瑞士的中学教师巴耳末发现,氢原子光谱中可见光部分的四条谱线的波长可归纳成一个简单的经验公式:,n为大于2的整数,R为里德伯常量。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受到巴耳末公式的启发,同时还吸取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说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原子模型,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理论。根据玻尔理论,推导出了氢原子光谱谱线的波长公式:,m与n都是正整数,且n > m。当m取定一个数值时,不同数值的n得出的谱线属于同一个线系。如:

m=1,n=2、3、4、…组成的线系叫赖曼系;

m=2,n=3、4、5、…组成的线系叫巴耳末系;

m=3,n=4、5、6、…组成的线系叫帕邢系;

m=4,n=5、6、7、…组成的线系叫布喇开系;

m=5,n=6、7、8、…组成的线系叫逢德系。

以上线系只有一个在紫外光区,这个线系是

A.赖曼系     B.帕邢系     C.布喇开系     D.逢德系

高三物理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