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解析(9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大搞分裂,发动叛乱。从1690年至1696年,康熙帝三征噶尔丹,最后噶尔丹众叛亲离,服毒自杀。18世纪,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又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族人民积极支持平叛,大小和卓兵败被杀。

材料五: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该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3)材料三所引用的话是谁说的?(1分)他所实行的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在粉碎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后,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北边疆的统治,先后设置的管理机构各是什么?(2分)

(5)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举一例即可)?(1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