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戊学制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简编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这一时期课程设置变化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