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快乐玄机(14分)

⑴在布达拉宫买门票的时候,我们每人获赠一条哈达。大家把哈达挂在脖子上,问导游该把哈达献到哪里,导游说,过一会儿上到红宫和白宫的时候,大家可以随意把哈达敬献给任何一尊佛像。

⑵蓝天在我们的头顶,蓝得有些失真;偶有白云飘过,就有人急唤同伴:“快给我拍一张!拍上这朵白云!”

⑶我们走到一堆刻着文字的石头面前,看到旁边的树上挂着几条哈达,便问导游这是怎么回事。导游告诉我们说:“这些石头叫做玛尼石,是朝拜者们从遥远的地方一块块搬来的。”有人被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苦搬运石头的举动感动,当即从脖子上摘下哈达,用一个活结系在了玛尼石边的树上。

转过一个弯子,我听到了一阵特别嘹亮的歌声,是无伴奏的女声合唱,高亢得仿佛钻到了云彩尖上。便忍不住猜想:难道布达拉宫也像别的旅游景点那样举办民俗活动,用地方风情歌舞吸引游客?

⑸喘息着爬到最高处,感觉脚下的路面突然变得好光滑。“哟,这里怎么会是水磨石的地面?”有人向导游发问。导游笑起来,说:“你再好好看看,这跟你们那里的水磨石地面是一样的吗?”我们便一起弯下腰仔细勘察,结果发现,这里的“水磨石”是可以刮下土渣的。导游解释说:“这叫阿嘎土,是我们西藏特有的。你们可能会问,土做的地面怎么可能这么硬、这么亮?告诉你们,那是因为捶得久的缘故。捶地面是个很辛苦的差事,也是个很光荣的差事。布达拉宫的地面就是信徒们一下下捶出来的。”

⑹这时候,我又听到了那无比美妙的女声合唱。灿烂的高音,近在咫尺,直捣耳鼓。

⑺我听不懂那歌词,但约略可以断定那是饱含快乐的。跳荡的音符,阳光般掠过了我,又雨丝般浸润了我。“大概,这是倾诉爱与被爱的欢乐的歌子吧?”这样想着,不由得在心里默记了那旋律,时间不长,竟可以断断续续地跟着哼唱了。

⑻到了红宫和白宫,大家纷纷将脖子上的哈达献给了最能打动自己的佛像或最能触动自己的灵塔,只有我的脖子上依然挂着那条哈达。

⑼最后一个从灵塔殿出来,我又被那歌声撞个满怀。终于忍不住问导游:“这是谁在唱歌呀?这么好听!”导游走到殿堂廊柱前,掀开遮挡视线的墨色网罩,用手指着一个方向说:“你看,那个金顶正在维修,为了不扫参观者的兴,就给遮挡起来了;现在,金顶修得差不多了,开始捶地面了,那歌就是那些捶地面的人们唱的。她们都是虔诚的信徒,能被选来捶神圣的金顶地面,这是她们今生最大的荣耀。所以,她们就边劳动,边快乐地唱歌。”

⑽原来,那是在劳动中唱的歌!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见过劳动中的人有这么欣悦、这么欢畅!想来,那搬着沉重的玛尼石前来朝拜的人也是会在遥迢寂寞的路上唱歌的吧?因为佛在心里,因为佛在旁侧,所以一切的辛劳都可以被解读为幸福!一时间,我这个终日在工作中苦熬苦挣的人被这顿然的领悟温柔地包围。我摘下脖子上的哈达,把它系在了朝向金顶方向的廊柱上,又举起相机,为在金顶上幸福劳作的人们拍了一张照片。

⑾如今,那张照片已被我设置成了电脑桌面。每天,我都巴望着有人问起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张照片,我愿意向所有的询问者不厌其烦地讲述,讲述一个有关快乐的真实故事。

                               (选自《中学生博览》)
1.从文章看,有人把哈达献给了搬运玛尼石的朝拜者们,有人把哈达献给了佛像或灵塔,“我”把哈达献给了谁?“我”为什么要这样做?(4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分)

(1)转过一个弯子,我听到了一阵特别嘹亮的歌声,是无伴奏的女声合唱,高亢得仿佛钻到了云彩尖上。

(2)跳荡的音符,阳光般掠过了我,又雨丝般浸润了我。
3.本文原先的题目是《一切辛劳都可以被解读为幸福》,后改为《快乐玄机》,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作者把标题改为《快乐玄机》的用意。(4分)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