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斯文金冬心

汪曾祺

召应博学鸿词杭郡金农字寿门别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龙椶仙客、苏伐罗吉苏伐罗,早上起来觉得很无聊。

他刚从杭州扫墓回来,一进门,陈聋子就告诉他:袁子才把十张灯退回来了,附有一封信,另外还有十套《随园诗话》。金冬心当时哼了一声。

去年秋后,来求冬心先生写字画画的不多,他又买了两块大砚台,一块红丝碧端,一块蕉叶白,手头就有些紧。进了腊月,他忽然想起一个主意:叫陈聋子用乌木做了十张方灯的架子,四面由他自己书画。自以为这主意很别致。他知道他的字画在扬州实在不大卖得动了――太多了,几乎家家都有。过了正月初六,就叫陈聋子到南京找袁子才,托他代卖。凭子才的面子,他在南京的交往,估计不难推销出去。他希望一张卖五十两,少说,也能卖二十两。不说别的,单是乌木灯架,也值个三两二两的。原以为过了元宵,袁子才就会兑了银子来,不想过了清明,还没有消息。现在:退回来了!

袁枚的信写得很有风致:“……金陵人只解吃盐水鸭,光天白日,尚无目识字画,安能于光烛影中别其媸妍耶?……”这个老奸巨猾!不帮我卖灯,倒给我弄来十部《诗话》,让我替他向扬州的盐商打秋风!――俗!

晚上吃了一碗鸡丝面,早早就睡了。今天一起来,很无聊,到小花圃里看了看。宝珠茶开得正好,含笑也都有了骨朵了。然而他惦记着那十盆兰花。去杭州之前,瞿家花园新运到十盆素心兰。那样大的一盆,每盆不愁有百十个箭子!五两一盆,不贵!要是袁子才替他把灯卖出去,这十盆剑兰就会摆进他的小花圃。这样的兰花,除了冬心先生,谁配?然而……

他踱回书斋里,把袁枚的信摊开又看了一遍,觉得袁枚的字很讨厌,而且从字里行间嚼出一点挖苦的意味。他顺手把《随园诗话》打开翻了几页,到处是倚人自重,借别人的赏识,为自己吹嘘。有的诗,还算清新,然而,小聪明而已。再看看标举的那些某夫人、某太夫人的诗,都不见佳。哈哈,竟然对毕秋帆也颂扬了一通!毕秋帆是什么?――商人耳!郑板桥对袁子才曾作过一句总评,说他是“斯文走狗”,不为过分!

他觉得心里痛快了一点,――不过,还是无聊。便把陈聋子叫来,问问这些天有什么函件简帖。陈聋子把脑门子一拍,说:“前天程雪门送来一张请帖,请你陪新放的两淮盐务道铁保珊铁大人。我把帖子单独放在拜匣里,差一点忘了――就是今天中午!”

“你多误事!――去把帖子给我拿来!――去订一顶轿子!――快去!――哎哟!”

金冬心开始觉得今天有点意思了。

等着催请了两次,到第三次催请时,冬心先生换了衣履,坐上轿子,直奔平山堂。

程雪门是扬州一号大盐商,今天宴请新任盐务道,非比寻常!果然,等金冬心下了轿,往平山堂一看,只见扬州的名流显贵都已到齐。当地耆绅、清客名士,济济一堂。花翎补服,辉煌耀眼;轻衣缓带,意态萧闲。程雪门已在正面榻上陪着铁保珊说话,一眼看见金冬心来了,站起身来,铁保珊早抢步迎了出来。

“冬心先生!久仰!久仰得很哪!”

“岂敢岂敢!臣本布衣,幸瞻风采,铁大人从都里来,一路风霜,辛苦了!”

铁保珊拉了金冬心入座。程雪门道了一声“得罪!”自去应酬别的客人。大家只见铁保珊倾侧着身子和金冬心谈得十分投机,不免悄悄议论。“雪门今天请金冬心来陪铁保珊,好大面子!”“听说是铁保珊指名要见的。”“金冬心这时候才来,架子搭得不小!”“看来他的字画行情要涨!”稍顷宴齐,更衣入席。平山堂中,雁翅般摆开了五桌。正中一桌,首座自然是铁保珊。次座是金冬心。

今天的酒席很清淡。铁大人接连吃了几天满汉全席,实在是没有胃口,接到请帖,说:“请我,我到!可是我只想喝一碗晚米稀粥,就一碟香油拌疙瘩丝!”程雪门说一定照办。按扬州请客的规矩,菜单曾请铁保珊过目。凉碟是金华竹叶腿、宁波瓦楞明蚶、黑龙江熏鹿脯、四川叙府糟蛋、兴化醉蛏鼻、东台醉泥螺、阳澄湖醉蟹、糟鹌鹑、糟鸭舌……热菜也只是蟹白烧乌青菜、鸭肝泥酿怀山药、鲫鱼脑烩豆腐、烩青腿子口蘑、烧鹅掌。甲鱼只用裙边。鮕花鱼只取两块嘴后腮边眼下蒜瓣肉。文蛤只取两块瑶柱。大兴安岭活捕来的飞龙剁泥,新从江阴运到的河豚。铁大人听说有河豚,说“那得炒蒌蒿呀!――‘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蒌蒿,那才配称。”有有有!随饭的炒菜也极素净:素炒蒌蒿薹、素炒豌豆苗、素炒紫牙姜、素炒马兰头――只有三片叶子的嫩莴苣尖、素烧黄牙白……铁大人听了菜单(他没有看)说是“这样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他请金冬心过目,冬心先生说:“‘一箪食,一瓢饮’,金农一介寒士,无可无不可的。”

金冬心尝了尝这一桌非时非地清淡而名贵的菜肴,又想起袁子才,想起他的《随园食单》,觉得他把几味家常鱼肉说得天花乱坠,真是寒乞相,嘴角不禁浮起一丝冷笑。

酒过三巡,铁保珊觉得寡饮无趣,要行一个“飞红令”助酒,各人说一句或两句古人诗词,要有“飞、红”二字。这令不算苛。他自己先说了两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下面也有说“一片飞花减却春”的,也有说“桃花乱落如红雨”的。有的说不上来,甘愿罚酒。到了程雪门:“柳絮飞来片片红。”大家先是愕然,接着就哗然了:“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是如何红的?”“杜撰!杜撰无疑!”“罚酒!罚酒!”

程雪门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诌出这样一句不通的诗来,正在满脸紫涨,无地自容,忽听得金冬心放下杯箸,从容言道:“诸位莫吵。雪翁此诗有出处。这是元人可以平山堂的诗,用于今日,正好对景。”他站起身来,朗吟出全诗: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反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大家一听,全都击掌:“好一个‘柳絮飞来片片红’!妙!妙极了!”“如此尖新,却又合情合理,这定是元人之诗,非唐非宋!”“到底是冬心先生!元朝人的诗,我们知道得太少,惭愧惭愧!”“想不到程雪翁如此博学!佩服!佩服!”程雪门哈哈大笑,连说“过奖,过奖!――菜凉了,河豚要趁热!”

铁保珊拈须沉吟:这是元朝人的诗么?……金冬心真是捷才!出口成章,不动声色。快,而且,好!有意境……

第二天一大早,程雪门派人送给金冬心一千两银子。金冬心叫陈聋子告诉瞿家花园,立刻把十盆剑兰送来。陈聋子刚要走,金冬心叫住他:“把这个――搬走!”他指的是堆在地下的《随园诗话》。陈聋子抱起《诗话》,走出书斋,听见金冬心骂道:“斯文走狗!”

陈龙子心想,他这是骂谁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篇介绍金农时,不厌其烦地罗列了一长串名号,以突出金农身份不俗,为下文富商宴请高官仰慕等情节作铺垫,也是对标题“斯文”的暗扣。

B.金冬心认为袁枚是个“斯文走狗”,对他依附权贵很看不上眼。他自己在接受扬州大盐商程雪门宴请时等到第三次催请才动身,表现了他名士的清高。

C.铁保珊接受富商宴请时特地要求菜品清淡,指名要见名士金冬心,即席提出要行“飞红令”等细节描写都说明他是一个有修养,懂分寸,能自律的官员。

D.席上行令时,程雪门脱口而出的句子被大家嘲为不通,金冬心渊博而有捷才,立马用元人咏平山堂的诗句为他解围,铁保珊因此对他十分赞赏。

E.小说语言洗练而内蕴丰富,虽然着墨不多,却借一场宴席生动传神地勾勒出清末官场、商界和评论经圈的众生相,对名士金冬心的性格刻画尤为丰富复杂。

(2)小说中多次提到从未出场的袁枚,这对于金冬心形象的塑造起什么作用?(6分)

(3)金冬心这个名士在汪曾祺笔下是什么形象?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尾金冬心骂了句“斯文走狗”,请结合全文分析谁是“斯文走狗”,这一结尾在全文中有何作用?(8分)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