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劝学》(节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说》(节选)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过秦论》(节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

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C. 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D. 小学而大遗              遗:丢弃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尝终日而思矣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则群聚而笑之。

C. 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认为圣人与愚人分野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是不是尊师重道,能不能虚心学习。

B. 荀子认为君子之所以能超越一般人,除了他先天素质高外,更在于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

C. 《劝学》选段主要论证要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主要分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 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核心是“施仁政”,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B.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

C. 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世称贾长沙。他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一派。所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最有名。

D.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韩氏郡望为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他是“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5.翻译。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