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 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三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4分)

(2)比较材料一、三,找出它们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并据此说明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4分)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综上探究,你认为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8分)

高一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