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①!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及称帝,以延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

晋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去北之意,且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因以老母为托,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故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为寇,延徽之力也。(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

注:①圉:同“圄”,养马的地方。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B.筑城郭,立市里

C.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  

D.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延徽有助             ②于乱石中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B.①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①止乡人王德明家         ②会西河外渑池

D.①向何往?             ②昔十日并出

3.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契丹与中原相安无事”原因的一组是

①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②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

③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

④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去北之意

⑤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延徽本来是作为后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结果由于就没当面行大礼而被扣留发配去放马。

B.述律后的知人和契丹主的善任,使韩延徽在契丹国逐渐被重用,并发挥作用。

C.韩延徽本是带兵出使,却留在契丹,后虽逃回,却又因怕人妒忌重返契丹,二三其德,贪生辱节。

D.韩延徽大行不顾细谨,失小节而成大德,在复杂的形势下,灵活地处理了民族间的关系。

5.断句和翻译。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

②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

(2)用“/”给下面的阅读材料断句。

(宴)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于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