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盛况空前。中国的茶叶、瓷器、纸张、纺织、造纸、印刷等物产,指南针为代表的科技发明,四书五经、书画等为代表的中华书籍,成为物质文化交流重要的产品。郑和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

——摘编自《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1)依据材料一,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欧殖民者的殖民扩张,连接欧洲、非洲和美洲的“三角贸易”发展起采。以下为三角贸易示意图。

——摘自《百度百科·三角贸易》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评价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策。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

——摘自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时发表的演讲

(3)材料三中,习近平的演讲向世界传达了怎样的外交理念?依据材料一、二、三,联系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不同。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