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时,发现试管中的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明显发热,但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试管中出现白色不溶物。为探究白色不溶物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宽窄相同的镁条,反应后静置观察,结果如下表: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不溶物

少量

较多

很多

【查阅资料】

(1)在MgCl2溶液中,Mg能与H2O在常温下反应:Mg + 2H2O = Mg(OH)2↓+ H2↑。

(2)AgNO3与可溶性氯化物在溶液中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例如:2AgNO3+MgCl2=2AgCl↓+ Mg(NO3)2,生成的AgCl不溶于稀硝酸],该性质可以用来检验溶液中含有氯化物。

(3)Mg(OH)2为白色固体,能与酸反应。

【猜想与假设】

Ⅰ.镁用量增多使生成的MgCl2增多而析出晶体。

Ⅱ.镁条反应过程中有残碎的镁粉剩余。

Ⅲ.生成了Mg(OH)2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另取三支试管分别为①、②、③,重复上表D中实验,静置备用。

(1)取试管①中不溶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为m g。取m g此固体于另一试管中,加入5 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不溶物没有明显减少。

对比实验:再取一支试管,加入________和5 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固体完全溶解。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取试管②,倾出上层溶液得不溶物,加入稀盐酸。若出现________现象,则可以证明假设2成立。实际实验中并未出现该现象。

结论:假设Ⅱ也不成立。

(3)取试管③,过滤,向漏斗滤纸上的不溶物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多次,直至最后一次向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银不出现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表明不溶物已经洗涤干净。取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发现不溶物立即溶解,向所得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结论:假设Ⅲ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同时可判断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4)经过定量分析,得出不溶物的生成原理如下,请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Mg + 2HCl + 2H2O = _____↓ + 2H2↑

九年级化学探究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