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苏州风俗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4分)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二  至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2)“各国通商之初,”武夷北苑农民,为什么争相种茶?(2分)这个变化体现了什么?(4分)

材料四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23年,褚辅成与友人筹资36万元,在嘉兴南湖畔创办,主要生产黄纸板卷筒,这是嘉兴市区最早的机器工业。但是,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黄纸板价格暴跌。禾丰厂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负债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后来,褚辅成将禾丰厂卖给了上海商界人士竺梅先、金润庠。在此基础上,筹设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褚辅成被推选为理事。1932年,民丰联合当时国内5家纸板厂,组成中国纸板同业联合会,共同抵制日货。1937年11月民丰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

材料五 抗战胜利后,民丰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奄奄一息: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同年3月,褚辅成在上海病逝。他在遗嘱中说道:“余早读儒书,志存报国,50年来,无敢间息,所憾国家多故,外患迭乘……非真正民主,实施宪法,无以救国。所期爱国之士,至诚团结,共图国事,永奠邦基……。”褚辅成带着未竟的心愿,抱憾而去。

(3)根据材料四,概括禾丰、民丰厂发展陷于困境的相同原因。

(4)材料五中,民丰账面资金膨胀,但是企业却濒于破产。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2分)

(5)褚辅成一生的实业经历,你对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有何主要认识?(4分)

高一历史材料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