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县令丞簿史题名碑记

【明】边贡

武乡吴侯令阳信,以最①称。收令与丞与簿若②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而树之于其听政堂之东,时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

顷之,村父老十数辈,长眉曳筇杖,聚观之,按其名而数焉。至某也,则瞿焉,曰:“是某也,真父母也。吾祖也,吾父也,尝事焉。吾赋税外无私征焉,吾举室休休焉。吾儿时尚及见也。今安得斯人者来焉,为父母焉。”言已,则已慨焉,歙焉,啜啜焉,泣焉,咄③而思焉,爪其姓名弗忍移焉,恍焉若聆厥咳焉,盖与坐斯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者无以异也。又数之曰:“某也,某也。”则众也漠焉,若弗闻焉。又数之至某也,某也,则日:“是某也,三老④役焉,某也者廷掾⑤役焉,亦载名于斯也!”目以笑焉。又数之至某也,则出口唾焉,曰:“是吏而盗者也。”已,又嗔焉,怒焉,以杖戳焉,若将铲其名。

无或以告野史氏。野史氏喟焉,曰:“嘻!恶用是碑也乎哉!又恶用记乎哉!夫父老者之言斯尽矣。虽然,不可以不记也,亦不可以不碑也。使后之为令丞与簿若史者过而观焉,将问之父老曰:‘某循者乎?某良者乎?为若思也?某寻而常者乎?为若笑也?某酷者也?贪者也?为若怒焉者乎?’又思之曰:‘后之父老之指吾名也,将嗔焉乎?唾焉乎?漠焉而已乎?’盖问对之顷有感发焉,顾瞻之际有惩创焉,是侯之功也已。”

侯名琦,字汝器,丁丑进士。其心也直以恒,其守也正以固,其政也仁以明,有父母之道焉。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观斯碑者,将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欺且慨焉,为之庙社以春秋焉,盖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注】①最:古代考核政绩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②若:和,与。  ③咄:表示惊诧的叹词。 

④三老:古代掌教化的乡官,帮助县令、丞、尉推行政令。  ⑤廷掾:县的佐吏。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则众也漠焉   漠:冷淡        B、无或以告野史氏   或:有人

C、某循者乎      循:遵循      D、有父母之道焉   道:风尚

2.下列都属于阳信父老对历届宣吏的评议的一组是(3分)(   )

①是某也,真父母也   ②今安得斯人者来焉    ③其心也直以恒  

④又恶用记乎哉   ⑤廷则出口唾焉   ⑥以杖戳焉,若将铲其名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侯为阳信县令时,将该县若干届县令、县丞、主簿和典史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把碑树在听政堂东面,引起了父老的聚观与评议。

B、第二段大量使用“焉”字,音律整齐,具有韵味。它以虚诃的独特表现力,生动地描绘了村中父老的神情变化和对父母官的爱戴与怀念。  

C作者认为,尽管父老的议论已经对众官吏作出了评价,但还是要题名立碑,因为这样可以提醒警示后代的官员,让他们反思自己。

D、作者在文章末尾补充交代了吴侯的情况,同时表彰了吴侯的为人和政绩,并肯定他也将得到父老乡亲们的爱戴和怀念。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赋税外无私征焉,吾举室休休焉。(3分)  

(2)恶用是碑也乎哉!(3分)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