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察举制

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

“取士不问家世”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察举制”的内涵。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4)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5)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有何启示?

高一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