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郑谷的《淮①上与友人别》一诗,完成第后面小题。(6分)

扬子江②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③离亭④晚,君向潇湘⑤我向秦⑥。

【注】①淮:扬州。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③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④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⑤潇湘:指今湖南一带。⑥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1.最能体现全诗情感基调的词语是________,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是__  _。(2分)

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2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B.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C.“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D.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八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