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材料二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分别出于何种考虑?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这一设想,在什么时间喜获成功?

高一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