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图一  牛耕图              图二  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

材料二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明)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至二十余张,“家为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三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日“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缏”(缏即线),以其交洋人也。丝比用手缏更细滑光洁,售价亦三分之一。每间丝偈大者女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两、四两不等。肇于光绪壬申之岁(即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顺(即广东南海、顺德)。两邑相起继者多至百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员(即圆),远近胥(即都)蒙其利。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

材料四  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家的保兴面粉厂是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的直接支持下开办起来的。却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扰,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县衙。知县感到左右为难,只得向上禀告。刘坤一驳斥说:“士为四民之首,立论犹当持平。烟囱既隔城垣(该厂建在无锡西门外),何谓风水有碍?”反复再三,官司才告一段落。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成化年间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和其本质特征。(2分)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有何明显进步之处?(2分)

(3)材料四主要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3分)

(4)据你所学知识,描绘一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示意图。(3分)

高一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