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迄今为止,记忆一直与人体尤其是大脑联系在一起。按照这种理解,群体不可能有记忆,因群体不拥有身体和大脑。学者们充其量承认,某个个体所具有的记忆是在他与其他人交往中,并且是在社会的框架里形成的。这正是法国哲学家哈布瓦赫的观点。根据他的论证,没有社会机制就无从谈起记忆,因为一个人总是根据一定的范畴把接收的印象整理成可以回忆的信息,而这里所说的范畴具有社会性质。如果使用哈布瓦赫老师涂尔干的话说,回忆和过去是“集体的描述”。因此,哈布瓦赫使用“集体记忆”这个概念,以指代个体的记忆及其社会起源。。

我们用“文化记忆”这个命题对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加以扩展和完善。首先区分三种记形式:个体记忆属于大脑研究和心理学的范畴,集体记忆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文化记忆是文化科学研究的对象。文化记忆的概念超出了“传统”这个概念的范围,因为文化记忆还涉及遗忘和隐瞒,遺忘和隐瞒导致传统的消失和断裂。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且形态各异,所以很难接受政治、意识形态或者宗教的限制。文化记忆具有多层含义,一旦借助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被人阅读,就面临被修改的可能性。有的文献可能被废弃或者受到忽视,有些则被视为核心文献。文化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的变化,所有那些被认为对当下无足轻重的东西都被忘记;而在有文字的情况中,文献通过审查被分为经典与档案,经典指那些必不可少的,而档案则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把哈布瓦赫称为“集体记忆”的东西叫作“交流记忆”,目的是把这种记忆与文化记忆加以区别。所谓交流记忆就是随着具体环境变化的记忆,这种记忆一般不超过三代人,内容主要包括回忆、想象、俗语等。这些记忆存储在头脑里,人们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便能够凭借这些记忆进行交流,而且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哪些集体记忆最终转化为文化记忆,起决定作用的是时间,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犹如长销书与畅销书。

相比之下,文化记忆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视域,它可以长达两三千年,因为它建立在特定的基点上。以古代西方文化来说,这个基点包括《荷马史诗》。我们现在知道古埃及金字塔铭文和苏美尔祈祷文的成文时间在公元前三世纪,但是它们不属于西方的文文化记忆,因为它们并未构成西方人确立文化身份时的坐标。

(摘编自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形成和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记忆通常被认为与人的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导致了群体不可能拥有记忆。

B. 文化记忆不仅弥补了哈布瓦赫记忆理论的缺陷,还拓展了“传统”这个概念的外延。

C. 文化记忆具有选择性,人们--般根据内容的重要与否而有意识地去选择传承或遗忘。

D. 交流记忆会随着具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人们就这些记忆进行交流时不存在障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段分析了个体、群体与记忆的关系,阐释了集体记忆这个概念的内涵。

B. 文章第二段从归属范畴、含义以及形态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文化记忆的特征。

C. 文章第三段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加以比较,指出时间是区分二者的关键要素。

D. 文章对三种记忆形式作了多角度的阐释,目的在于帮助人们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关注个体记忆及其社会起源,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徐尔干的影响。

B. 集体记忆受时间限制,其中的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具有相对固定时间视域的文化记忆。

C. 人们将文化记忆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阅读时,就会修改文化记忆的多层含义。

D. 文化记忆建立在特定的基点上,《荷马史诗》《论语》等都是人类文化记忆的基点。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