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封建”是历史学上一个重要却又含混的概念。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籍中的“封建”是指“封土建国”。“封”是划分土地,“建”是建立国家。我们现在习惯将这一“封土建国”制度,称之分封制。西周时期推行“封建”制度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其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2)法国年鉴派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封建社会》一书中,将“封建”阐释为一种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特点的社会形态。古代中国的西周时期也存在一种依附关系,它以父系血缘为纽带,被称为什么制度?其核心是什么?其与分封制是何关系?

(3)郭沫若、翦伯赞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主张“战国封建论”,将从战国到鸦片战争前的两千余年归为“封建社会”。如果采纳这一划分方式,那么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形成于何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高一历史连线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