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的重要思想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对革命充满信心,百折不挠的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邓小平理论何时被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答案】(1)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2)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五大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片“世界潮流”从民主共和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的角度思考回答。

(2)结合毛泽东思想在井冈山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新民主主义理论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依据十二大关于社会主义道路阐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答;第二小问从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角度从十五大回答。

(4)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与时俱进角度回答。

点睛: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引导民族资产阶级武装推翻清政府,成立了中华民国,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引导中国人民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历程。

【题型】非选择题
【结束】
38

经过一百多年的工业化探索与奋斗,中国逐渐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舞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民国初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推动其发展的外因是什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促使其发展的政策因素是什么?

(2)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担负起工业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为此,党和政府在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分别有何积极意义?

(3)1984年,为了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速。为此,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4)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模仿苏联)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指的是什么?

高二历史非选择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