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鱼鹰  

胡 炎

(1)儿子打电话来,说他今天要到清水河里放鱼鹰。

(2)我很高兴,有阵子没看见儿子了,不过我又有点不【解析】
“水生,你那么忙,今天怎么有空闲了?”

(3)儿子说今天是周日,他抽出了半天空,一来看我,二来看鱼鹰。这小子,让鱼鹰和我平起平坐了。

(4)我早早地带着鱼鹰来到清水河,河面不宽也不窄,淙淙的流水声像是千百年的絮语,反反复复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竹篙一点,小船像一尾小白链,犁开水面向前划去。鱼鹰站在船舷,扇动着黑色的翅膀,为下河捕鱼做起了热身。这家伙可真是个机灵鬼,难怪儿子那么喜欢它呢。

(5)看到鱼鹰,我就不能不想到老黑。三十年前,老黑常和我一起捕鱼,那时,我们的小船上除了鱼鹰,还有两个调皮的孩子,一个是水生,一个是老黑的儿子家贵。两个孩子水里生,水里长,我和老黑都觉得,我们这渔猎为生的衣钵有人继承了。可想不到,多年以后,两个孩子竟都离开了水,还都做起了官。老黑死得早,没看到这一天,可我看到了,欣慰是不必说的,心中也不免感叹:人这辈子,是贵是贱,是成是败,可真说不准呢。

(6)有一次,我和老黑在岸上抽烟,两个孩子下河放鱼鹰。鱼鹰潜入水,停了阵钻出来,嘴里叼着条大鱼,可脖子一仰把鱼吃了。孩子们就呆了,水生转过头来叫:“爹,鱼鹰不吐鱼,它自己给吃了!”

(7)我笑了,问:“生娃子,你们把鱼鹰的脖子扎起来了吗?”

(8)孩子们摇摇头,一脸不解的样子。我让他们把船摇过来,然后抱过鱼鹰,用绳子扎起了它的脖子。

(9)“这是为啥呀?”水生问,“不会把它勒死吗?”

(10)我抚摩着鱼鹰的翅羽,说:“不会。给它扎起脖子,它就只能吃小鱼,捉到的大鱼咽不下去了,所以才会吐出来,要不然,这家伙可贪着呢,那我们吃什么呢?”

(11)两个孩子点点头,似乎明白了这个在渔人眼里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

(12)日头升起了一竿子高了, 江面上跳跃着无数条小银鱼,闪闪烁烁的,像一个美丽的梦。我立在船头,向岸上张望,一个瘦削挺拔的身影闯进了我的眼帘,那不是水生吗?自从这些年孩子在城里当了领导之后,就很少有时间到乡下来玩了。偶尔来,也是和家贵约好一起来。家贵当上了区长,和水生一个级别,不过,两个孩子还像小时候一样好。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了。

(13)我把小船靠了岸,迎上了水生。水生看上去有些憔悴,眼神好像有点忧郁。我问:“生娃,家贵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14)水生的脸色更凝重了,眼神里也多了层伤感。许久,水生叹了口气,说:“家贵进去了。”

(15) “为啥?”我的心一沉,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

(16)水生沉默了,眼望着天际,半晌说:“他忘了扎上自己的脖子。”

(17)我愣了,心底漫过一丝凄怆,为老黑,也为清水河。我突然明白水生今天来放鱼鹰的心思了,这孩子,是想再温习一下那个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啊!我的喉咙一热,定定地看着他。在清清亮亮的河面上,水生蹲下身,认真地为鱼鹰扎上脖子,而后轻轻地拍拍它的头,于是,鱼鹰欢快地下水了……

1.文章以“鱼鹰”做标题。阅读全文,请说说这一题目的作用。

2.文章三处描写了清水河的景物,你觉得作者写景的用意是什么?

3.结合文章,从描写的角度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1)我愣了,心底漫过一丝凄怆,为老黑,也为清水河。

(2)水生沉默了,眼望着天际,半晌说:“他忘了扎上自己的脖子。”

4.文章第(11)段和第(11)段画线句都写到了“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请简要说说这两句中的“道理”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要强调“最简单最朴素”?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