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通信方式,早期以“声、光”为媒介,比如我们熟知的仅用于战事的击鼓与烽火。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邮驿了。早在商周时,这种通信方式就已经开始使用并逐步完善。那时的邮驿,每隔34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边关战报和官府公文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隋唐时,邮驿事业得到空前发展,硕果累累。唐朝的邮驿,分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共有1600多处,其中水驿260多处,水陆兼办的也有80多处。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六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唐代诗人王维在《陇西行》里把邮驿写得颇为传神:“十里走一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峰戍断无烟。”到了宋代,统治者对邮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地改革,据《燕翼诒谋录》记载:“前代邮置,皆役民为之,自兵农既分,军制大异于古,而邮亭役民如故。太祖即位之始,即革此弊,建隆二年五月,诏诸道州府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其后特置递卒,优其廪给,遂为定制。”到了明清两代,基本上是承袭了旧制。不得不说的是,这种通信方式,费用昂贵,主要用于军事和官方,普通老百姓几乎是使用不起的。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时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科技改变生活,现代通信(   )网络作为快捷的通信方式,越来越让人接受。比如邮箱,只要轻点鼠标,几秒钟之内好友就会收到你发的邮件。又像QQ、MSN、微信这些聊天工具,也深受不同年龄群的喜爱。无线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涌现,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已经是我们必备的沟通工具,电子邮件、即时通信、三维地图等各类应用软件,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7年2-4月份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统计表

年月份

本年本月止累记(万户)

比上年末新增(万户)

本月净增(万户)

2017年2月

133364.4

1171

333.9

2017年3月

1334550.6

2357.2

1186.2

2017年4月

13942.7

2749.3

392.1

1.对【材料一】中加点字注音和【材料二】中括号内标点符号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硕果累累(léi)   破折号   B. 硕果累累(léi)   冒号

C. 硕果累累(lěi)   破折号   D. 硕果累累(lěi)   冒号

2.关于古今通信方式的发展变化,材料中没有提及到的一项信息是

A. 信息载体发生变化   B. 通信群体数量发生变化

C. 通信速度发生变化   D. 接受的信息量发生变化

3.从王维《陇西行》中“关山正飞雪,峰戍断无烟”两句可以看出,邮驿通信比烽火通信的优势是__;《燕翼诒谋录》中记载宋代对邮驿通信的两项改革内容是___。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