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兼收并蓄而积极探求的。”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其博大的气概,壮美的景观,发达的经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使当时欧洲人心目中像天堂一样富丽堂皇和繁荣的巴格达、拜占庭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不用说当时的巴黎、伦敦、威尼斯、佛罗伦萨了。当时的长安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大量的日本人、新罗人、骠国(缅甸)人、真腊(柬埔寨)人、天竺人、狮子国人、波斯人、大食人等长期居住在中国,经商、生活,甚至参加科举,在唐政府任官。

——摘自中学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中国一直是对外贸易的出超国,有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清政府害怕国内人民和外国人勾结“滋事”,实行闭关政策,千方百计限制商人出海贸易。如康熙时上海大商人张元隆想打造100 艘远洋帆船,与外国商船竞争,即被诬为结交海盗。雍正帝曾说“此辈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都长安的国际地位并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及后果。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