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三)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月色入户______________     

(2)欣然起行_______________

(3)念无与为乐者____

(4)水中藻荇交横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完成下列填空。

(1)文中描写月色的精妙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夜游承天寺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郁闷、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