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公共权力演化与蜕变的结果。在先秦古籍中,“天子”统治的区域称“天下”,诸侯的领地称“国”,卿大夫的采邑称“家”。秦统一后,将其统治的地区称为“国家

——摘自人民网文章《人类政治文明的源起及其演进》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四。“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视角来剖析与解释“国家政权”的?从这个视角看,古代中国的西周、秦朝政权各有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唐朝中央行政体制的特点。

(4)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四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