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毕飞宇的《九月的云》一文,完成小题。(20分)

①有一种玩具你是不可能拿在手上把玩的,便是,这不妨碍你和它厮守在一起,难舍难分。

②那是九月的云朵。这里的九月是公历的九月,如果换算一下的话,其实是农历的八月,在我的老家有一名老话,说,八月绣巧云。这句谚语是有语病的,是谁在八月绣巧云呢?不知道。那就望文生义吧,绣娘的名字就是“八月”。这样说好像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③在农历的七月,我的故乡有些过于晴朗,时常万里无云。正如《诗经》里说的那样:“七月流火。”都流火了,哪里还能有云?如果有,一定是遇上了暴雨,那是乌云密布的,一丁点的缝隙都不留。总之,七月里的天空玩的就是极端。到了八月,天上的情况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总体上说,一片湛蓝,但是,在局部,常常堆积起一大堆一大堆的云朵来。因为没有风,那些一大堆一大堆的云朵几乎就不动,或者说静中有动,它们孤零零的,飘浮在瓦蓝瓦蓝的背景上。你需要花上很大的耐心才能目睹到它的微妙变化。

④孩子都顽皮,没有一个人的屁股可以坐得住,可是,到了八月的傍晚,不一样了,猴子一样的孩子往往会变成幽静的抒情诗人,他们齐刷刷地端坐在桥上、墙头、草垛旁、河边,对着遥远的西方,看,一看就老半天。

⑤真正让孩子们关注的当然不是云,而是动物。平白无故的,一大堆的白云就成了一匹马了。这匹白马的姿势很随机,有可能站着,也可能腾空而起。一匹马真的就有那么好看吗?当然不是。好看的是变幻。一匹马会变成什么呢?这里头悬念了,也可以说,有了玄机。

⑥四五分钟的静态足以毁坏一匹马的造型,我们可不急。两三分钟,或四五分钟,一定会有人最先喊出来:“看,变成一头猪了。”

⑦在通常的情况下,第一声叫喊大多得不到重视,一匹白马凭什么会变成一头白猪呢?可是,老话是怎么说的?天遂人愿——玄机就在这里,不知不觉的,一匹白马真的就幻化为一头白猪了,所有的眼睛都能见证这个遥远的事实。越看越像,最后成真的了,的的确确是猪。

⑧我不知道“白云苍狗”这个词是谁发明的,他一定是一位心性敏感的倒霉蛋,他被人间的变幻与莫测弄晕了头,不知何去,不知何从。就在某一天,当然是“八月”里的一天,他的“天眼”开了,通过天上的云,他看到了苍天的表情,还有眼神。就在一炷香的工夫里,他理解了大地上的人生。他看到了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他看到了命运姣好的静,还有命运狰狞的动。他由些成了一个怀疑论者,或者说,相对论者。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由此获得了生命里的淡定与从容。就像虞姬在临死之前所吟唱的那样:自古常人不欺我,成败兴衰一刹那(为了押韵,这里念“nuó”),一刹那啊。

⑨当然了,乡下的孩子是简单的,乡下的孩子看天上的云,不是为了“悟道”,更不可能“悟道”。我们只是为了好玩,怀揣的是一颗逛动物园的心。看了骆驼再看马,看了狮子再看熊,这多好哇。要知道,许多动物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因为云朵的飘移,我们认识了。你看看,云和天空所做的工作居然是“科普”与“启蒙”。也还可以这样说,在看云的时候,我们其实在看露天电影,天空成了最大的屏幕,生命在屏幕上娣嬗,演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和“云”就是这样神奇,难怪我们的先人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向大自然学习。我们观察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其实都是学习。

⑩如果你的启蒙老师是大自然,你的一生都将幸运。

“神马都是浮云”,这是前些年流行过的网络语言,颓废啊,颓废。唉,现在的孩子就知道浮云的虚幻,他们哪里能知道浮云的妙呢。其实呢,“浮云”要比“神马”神奇得多、有趣得多——全看你有没有那样的造化了。造化在天上,也在你的瞳孔里,在你的灵魂里。

                 (《花城》2013年第4期,《青年文摘》2013年10月上)                           
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将“九月的云”说成玩具?(4分)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三小题。(6分)

⑴文章题目叫“九月的云”,而写的却是八月的云。矛盾吗?为什么?(2分)

⑵作者在第7小节所说的“遥远的事实”指的是什么?(2分)

⑶结合第8小节,说说你对“白云苍狗”的理解。(2分)
3.第9小节说“乡下的孩子看天上的云,可不为了‘悟道’,更不可能‘悟道’”,而第8小节中的“他”看八月的云却悟出了“道”。文中说的“道”是什么?生活中,你也有过看自然景观悟出“道”的经历吧?试举一例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4分)

                                                                    
4.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完成以下综合题。(6分)

链接一: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链接二: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链接三: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

⑴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链接一中划线句续写下面句子.(4分)

①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②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⑵ “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下面是《九月的云》里描写云的句子,请阅读链接材料二、三,回忆学过的“气象与物候”相关知识,推断它们反映出来的天气情况。(2分)

①乌云密布的,一丁点的缝隙……

②一片湛蓝,但是,在局部,常常堆积起一大堆一大堆的云朵来。因为没有风,那些一大堆一大堆的云朵几乎就不动,或者说静中有动,它们孤零零的,飘浮在瓦蓝瓦蓝的背景上。

天气情况①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