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亨①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平及绛侯周勃等,皆 曰 高 帝 定 天 下 王 子 弟 今 太 后 称 制 欲 王 昆 弟 诸 吕 无 所 不 可 太 后 喜。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十年而薨。

                              (节选自《汉书·张陈王周传》)

注:①亨,即“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

B. 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

C. 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

D. 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代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南向最尊,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B. 古代对“死”的称呼不同,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

C. 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三是降职,通常称“左迁”。

D. 唼血为盟,古代订立盟约时的一种仪式。唼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陵善于审时度势。高祖在沛县起事,攻入咸阳时,王陵不肯服从沛公。等到汉王回师攻打项籍,王陵才带兵归汉。其母死后,王陵才最终跟随汉王平定天下。

B. 王陵敢于直言。吕后想立吕姓之人为王,王陵因“白马盟誓”而坚决反对吕后的做法,太后十分不高兴。

C. 王陵性格耿直。当陈平、周勃赞同吕后分封吕氏做王时,王陵责备他们逢迎讨好、违背盟约,有什么脸面在地下见高帝。

D. 陈平具有大局观念。陈平虽然“与高帝唼血而盟”,但他为国家安定、刘氏后代的大局着想,并没有反对吕后的做法。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  

(2)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