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中学时代,我们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现在就让我们从历史中去汲取民族精神的精髓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材料一  开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

——《复台》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韬铃深处》

请回答:(1)请结合你对历史的学习,请回答与材料相关的完成“逐荷夷”“海波平”大业的民族英雄分别是谁?(4分)从材料中,你能感悟到这些民族英雄身上涵盖了哪些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2分)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中国的领土被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召开国民公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请回答:(2)在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的义举凝聚成了著名的“五四精神”。据材料,请概括归纳这一时期的五四精神的内涵。(3分)

材料三  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就有市民、学生打着“还我钓鱼岛”、“抵制日货”等横幅,呼喊口号,针对日本右翼分子的反华行径,举行游行活动。甚至在部分城市还发生了打砸日本商店、日本车辆等现象。

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宏伟理想。

请回答:(3)钓鱼岛事件后的学生行为,让我们想到了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尽管时代不同,但学生内心的那种爱国热情却有增无减,对钓鱼岛事件后发生的这一社会现象,你该如何评价?(3分)。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你认为今天的青年学生应如何去践行?(3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