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卫鞅变法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qínɡ):古代的一种刑罚,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孝公既用卫鞅 / 既醉而退(《五柳先生传》)

B. 令既具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C. 行之十年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D. 秦民大说 / 请说之(《公输》)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恐民之不信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B.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C. 箬篷覆之(魏学洢《核舟记》)

D.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