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⑴如图,从“1908年”到“1912年”,老百姓在中国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事件?(1分)

材料二  毛泽东在某次党的代表大会(1945年5月31日)上指出:在这条方针里面:“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就是说的组织队伍;……就是说的敌人;“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就是说的目标。

⑵这是毛泽东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材料中省略部分所提的“敌人”主要指谁? (2分)

材料三  刘少奇同志向大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报告对宪法草案的基本内容作了若干说明,对宪法草案的意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就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

⑶材料中的“大会”是指哪一次会议?在此会议之前颁布的《共同纲领》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材料四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自《十二五规划》

⑷我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从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开始?(1分)

⑸回顺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1分)

九年级历史论述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