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下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彊,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於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於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於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列观:一般的宫殿

B、相如奉璧奏秦王奏:呈献

C、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问的原则和方法

D、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却:后退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②秦强而赵弱

B、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②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C、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D、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下列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塑造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光辉形象。

B、秦派使者送信,按照外交礼节,赵应派使者回复,但满朝文武,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这是才困。在这危急关头、一筹莫展之际,宦者令缪贤举荐了蔺相如,而蔺相如也确实是一个身手不凡的人,困扰满朝文武的难题,在他面前,三言两语就予解决。

C、司马光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

D、如果说“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是外困,那么“将相和”则是缘于内忧了。相如由于“口舌为劳”“位居廉颇之右”时,作为战功卓著的一代良将廉颇大为不满,扬言“见相如。必辱之”。

4.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5分)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5分)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